对南方人来说竹笋一点都不陌生,谁没有吃过呀。可我对竹笋缺有着特别的情结,如果哪一年没有回家到屋旁的坡地上亲自挖上几颗笋子,吃上几餐母亲的炒笋片,就会觉得今年还有事情没有完成,总有说不出的遗憾。
端午节过后,又到了挖笋的季节。监部礼堂旁日渐窜高的笋子勾起了我的馋虫,也让我想起了家里的竹笋,于是我趁着周末回家一趟。刚进家门,就闻到辣椒炒笋片的香味,母亲知道我要回家,已经做好午饭等着了。看着盘子里那雪白鲜嫩、香溢扑鼻的笋片,我禁不住抓起一片就往嘴里塞,太鲜美了。母亲笑眯眯地看着,让我赶紧去洗手吃饭。甜脆的笋片配上自家米椒特有的酸辣,吃到嘴里很爽口,加上清凉的白粥,久违的味道全部涌上心头。午饭吃得很饱,肚子撑得滚圆,然后躺在客厅的竹椅上,惬意,满足。母亲炒的笋片真的很好吃。同样的笋片我怎么就炒不出那个味道呢?这让我困惑了很久……
说起来也奇怪,我胃不是很好,竹笋本身偏凉,可是炒笋片吃得再多也没觉得不舒服。想想,小时候真是很不懂事,每到挖笋旺季,即便是农忙我也吵着要吃炒笋片,没有就不肯吃饭。
最好的笋子一定要早上才能挖到。周日一大早,我便抗着锄头到屋旁的坡地挖笋。近段时间,雨水充沛,不到两个小时,就满载而归。刚挖下来的笋子,要尽快处理,不然就会变老、变苦。我赶紧将笋子去壳、切片、用水浸泡。
吃过午饭,我准备回单位。母亲给我包了一大堆东西,执意送我到村口坐车,车已开出很远,看到母亲仍在原地站着。回到单位,打开母亲给我的包裹,里边有粽子、笋干以及临出门前炒好的笋片,我的眼眶禁不住有些湿润。我终于明白,并不是母亲炒笋片的手艺有多高超,而是那味道已经深深植入我的记忆,那是一种亲情,是家的味道。
(平南监狱 廖豪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