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十年岗位奋斗谱忠诚 十余载慷慨捐助绘真情――记宿州监狱优秀民警黄启俊

时间:2015-07-15信息来源:监狱信息网作者:

“2007年200元,2008年200元,2009年300元,2010年300元,2011年 500 元。”这是“博爱在江淮”行动开启以来,记录宿州监狱民警黄启俊连续五年为该活动所捐善款数目。作为30年来为安徽儿童慈善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之一,黄启俊曾入选安徽儿童慈善“爱心奉献奖”,受到省妇联、省民政厅、省文明办、省儿童少年基金会联合表彰。

不久前,《拂晓报》以“黄启俊:十多年默默无闻资助贫困学生”为题报道了黄启俊同志热心公益事业、资助“春蕾计划”的先进事迹,在全监引起较大反响。

十余年“春蕾助学” 20多名贫困学子受益

在针对农村贫困女童的“春蕾助学”活动中,资助一个孩子一次需要500元以上,这个数字对于很多人来说并不算多,但如果10多年一直不间断地资助贫困学生,就不是件容易的事了。然而,黄启俊做到了。

“黄警官真是一个大好人,经常主动到我们妇联来要贫困孩子的资料,而且10多年来一直在为孩子们默默付出。我们要给他宣传,他也不愿意”宿州市妇联办公室主任王平说道。

2003年3月,在从杂志上了解到妇联系统正在开展的针对农村贫困女童的“春蕾助学”活动后,黄启俊骑着自行车来到市妇联,主动拿出了200元钱,要求资助一个女童,而那时,他每月的工资还不到1000元。此后,他每年都资助一到两名家庭困难的女童。

奉献大爱情怀,传递人道真情。亲情,源于血缘,但又不囿于血缘,在捐赠善款中,黄启俊与受助孩子成了“亲人”,彼此传递并深深着体会到人性最纯粹的情感。“我资助孩子,并不要求她们有所回报,但有些孩子会写信过来,我感到非常欣慰。”黄启俊说,每当孩子们写来感谢信,他都会认真地读完,然后回信勉励其好好学习,克服困难,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2009年3月,灵璧有一位叫王双的初中女孩因家庭贫困面临辍学,黄启俊得知后,就通过灵璧妇联为她送去了500元钱,使她顺利完成了初中学业。高中期间,黄启俊每年都给王双寄去500块钱,勉励她好好学习,早日成才。此后,王双经常寄来书信,告知自己的学习生活情况。黄启俊的妻子得知此事后,非常支持他,也经常打电话给王双问寒问暖。2013年,王双考上了大学,她第一时间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黄叔叔一家,黄启俊还专门给王双购买了手机、MP5等设备,并塞给她500块钱。每次去学校前,王双都会从灵璧来到宿州黄叔叔家吃顿饭,黄启俊也会提前帮王双买好火车卧铺票,并和妻子一起送她去火车站。他们虽然没有血缘关系,但早已经是亲人了。仅是王双一名受助学生,黄启俊就捐助了5000元。

以身示范 汇聚向善洪流

“资助一个孩子的费用并不多,我平时不抽烟不喝酒,把零花钱省下来就能做到了。这点钱对很多人来说也许不算什么,但对于贫困女童来说,却是能够支撑她们继续求学的希望。”黄启俊说,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可以帮助到贫困孩子,感到非常开心。

“能够以一己之力帮助别人,使更多的贫困儿童露出幸福的微笑,这是我最大的快乐!”在多年捐赠善款的过程中,黄启俊越发感到个人的力量实在微薄,要想帮助更多的人,必须带动更多的同事加入,汇成一股向善的洪流。在一次与同事吃饭的过程中,黄启俊忍不住把贫困孩子的情况说了出来,当时就有几个女同事表示,要和他一起帮助孩子们。事后,5名同事和他一起到妇联,与贫困孩子结成帮扶对子。  从那以后,黄启俊就经常往妇联跑,了解一些贫困生的信息,还和同事一起到孩子的家里去看望。

心存好念,身做好事,一切善举唤醒的是人们对弱势群体的体恤情怀和悲悯意识。黄启俊的事迹见报后,在监狱同事中反响强烈,2014年12月24日,邓宏武,杨飞飞两位民警在黄启俊的带动下,主动来到宿州市妇联,要求与贫困孩子结成帮扶对子,并签订援助协议,捐赠善款……

从2003年3月参加“春蕾计划”至今,黄启俊已经资助失学儿童邓看顾、代雪、祝慧新等20多个孩子,资助金额近两万元。此外,多年来参加宿州市红十字会组织的志愿者活动,捐款4000余元,其中汶川地震向红十字会捐款1500元,2009年5月被授予“宿州市优秀红十字会志愿者”称号。

无私奉献特殊教育 爱心转化邪教冥顽

黄启俊同志是宿州监狱第十三监区监区长、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主要负责全监邪教罪犯的教育转化和日常管理工作。在教育转化工作中,黄启俊同志带领监区全体民警坚持“监区管理、基地帮教、理性转化、注重长远”的总体工作思路,强化质量意识,深化特色,突出亮点,不断创新帮教方法,打造“教育立监”战略新品牌。多年来,黄启俊怀着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坚定的信念,凭借丰富的知识、高超的技巧、耐心细致的工作和专管监区其他民警一起,先后成功转化了几百名邪教顽固痴迷罪犯。黄启俊是宿州监狱对每名邪教类罪犯谈话次数、时间最多的干警,对犯人的转化影响最大,帮教水平在全监乃至全省防范邪教系统都是数一数二的,他多次获得省防范办、省局、监狱的奖励。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