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西区鹿州监狱一监区党支部书记农健率2名同志驾车奔赴博白县一个较为偏僻的村屯。一监区到底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使农书记这样兴师动众,不辞千里,舟车劳顿远赴博白县?原来是监区一党员干警的爷爷病逝,农书记带队慰问去了。
“他是一位讲义气重感情的好书记”。提起一监区支部书记农健同志,干警的家属总是这样异口同声地赞叹着。
调入一监区担任党支部书记以来,为增强支部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农健同志着重在加强队伍建设,以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堡垒作用上规划布局。他倾听民声,关注民意,体察民情,密切党群关系,以党组织创新活动为抓手,让党员干警职工,群众切切实实感受到支部“以人为本”的温暖关爱,促使党员群众对组织有一种认同感、归属感。
有一次,黄警官的幼子深夜突发重病,急坏了黄警官一家人,农健同志知道后,立刻赶往监区换下上夜班的黄警官。叫黄赶快回家处理好孩子发病的事情。第二天他一下夜班顾不上喝一口茶就带队上门慰问。
监区支部一位中层领导因忙于规范化工作验收而无暇顾及刚生完孩子的爱人,一星期过去了,两个星期过去了,爱人怨气的电话“告”到了支部。农健同志满怀疚歉,在老家办事的他赶着返回径直到那位中层领导家里表示真诚的歉意和问候。
一位刚调入的干警因健康问题提出夜班给予照顾,一时间农健同志为难了。警力少,岗位多。简直是“一只脚踩几个坑”呀。但是他没有当场一口回绝,经过多方协调工作,最后满足了这一同志的“特情”要求。
农健同志说过“群众无小事”,“职工的事都是支部的事”。有一位居住在平房的老同志,常常为房屋年久失修而烦忧,一遇上“屋破更逢连绵雨”更是着急上火。农健同志实地勘察一番后,以支部名义向监狱后勤保障中心呈送了一份房屋检修的申请。房屋检修后,老同志逢人便夸:农健同志是我们群众的贴心人,暖心人。
一监区的人都知道,农健同志衣袋里常揣着一本子:谁家的父母年老体衰了,谁家的儿女年幼需要照顾了,哪些年轻干警未娶待嫁了,哪位干警生日是哪天了……一监区每位干警的基本情况,他如数家珍,掌握得一清二楚。有一次,农健同志跟笔者聊天时谈到一干警,说他多年如一日,默默侍候两位年老多病的父母,问医抓药,有时甚至端屎端尿,却从来没有叫过一声苦,一声累,更没有因为照顾双亲而请过一天假,耽误一天班。情到深处,笔者似乎看到农健同志眼中闪烁着亮光。每位干警的一举一动就是这样“装”在农书记的心里。
俗话说得好,百姓心中有杆秤,正因为农健同志乐意把监区每一位干警“装”在心头,乐意做监区警察职工的暖心人,贴心人,所以监区干警在工作中再苦再累也舍不得离开他。譬如,最近因工作需要,要从一监区支部调出一位干警,在征求大家意见的过程中,个个表示“抗命”,只想留在他的身边,只想沐浴他乐于付出的温暖,携手共创监区支部的新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