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祖国繁荣发展 回味监狱历史变迁

时间:2015-10-27信息来源:新安监狱作者:

 1983年参警、现年55岁即将退休的老民警周立军手上有一摞厚厚的老照片,将这些照片扫描后,第八师新安监狱于近日,以“感恩祖国繁荣发展 回味监狱历史变迁”为主题,组织全体民警开展了一次建监历史幻灯片播放、听老民警讲故事活动。一张张照片,从黑白到彩色再到数码,配以老民警的解说,使全体民警直观地感受到新安监狱建监三十年来的巨大发展变化,激发了青年民警干事创业的斗志,荡起了老民警发挥余热的涟漪。

最初的照片是出工时长满芦苇杆子的盐碱地,尘土飞扬的监院,低矮的土坯监舍,甚至还有地窝子,以及五道铁丝网围成的监墙。大家都目不转睛盯着这些画面,悄悄小声议论,表情几近难以置信,却深刻体味到当年条件的艰苦。“那时候刚建监,条件简陋,水、电、路‘三到头’可谓是当时监狱最真实的写照。你们看照片,就是铁丝网围成院子,中间一排土坯房子,抬手就摸到房顶,一扫地尘土飞扬。吃的就更不用说了,几乎天天清水煮菜,黑面馒头”,老民警周立军讲解说。指着一张两名民警、一名武警三个年轻人在田间地头的合照,老民警又说:“个子高的那个是我,那时候多年轻,头发又黑又密,现在老了,头发都快掉光喽”,为现场的几分凝重气氛增添了轻松诙谐。有一张老照片记录了当时的监院,景物萧瑟,画面灰黑,却见土坯房顶上几棵杂草长势盎然,倾诉着对监狱发展的祝愿。

照片放映到九十年代,一帧帧不算鲜艳的色彩,却让观看的民警感受到了监狱翻天覆地变化。土坯房不见了,五道铁丝网围成的监墙不见了,民警和服刑人员的宿舍里也不再是夯实的土地面,取而代之的是监院四周砌起了简易的围墙,院内有整齐的平房,监舍里有了水泥地面。

一张拍摄日期标记为1997年11月13日、服刑人员整训验收的照片显示,当时的监院已经初具今天的规模,只是画面上的人物均还身穿老式制式服装,岗楼上的彩旗迎着冬日的寒风飒飒招展,仿佛告知我们新安监狱一定会有一个更加美好的明天。

“你看这些照片,可能在场的很多民警都经历了这些场面”,老民警讲道。照片记录了2006年监狱宝石加工开业典礼,2007年服刑人员入住崭新的监舍楼,2008年大学志愿者来监帮教,2009年毛衣生产落户二监区,2010年制衣生产落户一监区,2011年编织袋生产落户三监区,2012年监狱机关指挥中心启用,2013年图书进大墙,2014年监狱承办首届师局警体运动会以及2015年一监区翻新制衣车间等无数个精彩瞬间。画面继续滚动,有服刑人员坐在窗明几净的教室上电教课、在藏书丰富的图书室阅览书籍、在蘑菇种植园习艺的场景等。

观看结束当晚,刚参加工作的新民警刘宇飞同志在工作日志上这样写道:“今天,单位组织我们观看了一场特殊意义的电影。没有精彩的打斗,也没有煽情的台词,却让我深深地感动和震撼。它是那么真实,由老民警珍藏的一张张相片串成,详细记录了我们监狱建监三十年来变化发展的每一个瞬间。感恩祖国的和平、安定,感恩监狱三十年的发展,相信我们未来的道路一定会更加宽阔,相信新安监狱一定会给我们一个崭新的平台,相信我们伟大的祖国一定会更加繁荣昌盛。”


 

(第八师新安监狱 孙晓娇)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