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心灵月记”写作对戒毒人员人格重塑的作用

时间:2016-06-22信息来源:五原戒毒所作者:

为进一步规范强制隔离戒毒场所的教育矫治工作,加强民警与强制隔离戒毒人员(下称戒毒人员)之间的沟通,掌握其思想动态,及时有效地化解其不安定情绪和心理,提高个别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促进场所和谐稳定,去年以来,内蒙古五原强制隔离戒毒所在戒毒人员中实行心灵月记。通过一年多的试行,“心灵月记”对戒毒人员重塑人格的影响力初步显现。

一、心灵月记的内容及考核方法

心灵月记要求在所戒毒人员每月必须记载一次个人一月内情况、认识、问题和想法。月记记载的内容包括六个方面:一是本月所参加的戒毒康复训练活动情况;二是本月参加心理矫治拓展训练情况;三是本月参加学习、教育的主要内容及心得体会;四是民警(心理咨询师)对其进行的个别谈话及心理咨询情况;五是拒毒、戒毒技能巩固情况;六是月内遇到的困难、问题、想法及需解决的矛盾等。文盲人员可以由民警指定同班组的学根据其口述代笔,脱盲后转为自写。心灵月记每月五集中交分管民警,次月一返还给戒毒人员。心灵月记由戒毒人员自己保管。大(中)队分管民警对心灵月记要求每月检查一次,检查要有批语。所里每月检查一次。民警的个别谈话教育应与之结合,即民警在检查心灵月记时发现的情况和问题,必须记载至个别谈话教育本内,但不能将心灵月记内的民警寄语视为个别谈话。民警对戒毒人员的心灵月记内容必须保密,不得在戒毒人员中扩散。要求戒毒人员心灵月记落实率达到100%,将之列入综合考核的范围。强戒所对大队教育矫治情况的检查,结合戒毒人员心灵月记进行印证,课堂日志、文化活动记录、民警个别谈话记录等资料必须与戒毒人员心灵月记相吻合,以从根本上杜绝日常教育资料“编”和“补”的问题,保证各项教育活动的真实性和规范性。

二、心灵月记写作对促戒毒人员人格重塑的作用

写作这种创造活动是引导有一定文化水平戒毒人员加速思想转变和重塑人格的理想媒介。

文艺鉴赏规律告诉我们:形象大于思维,引起了戒毒人员群体的聚焦式的思维,聚焦式的反响,从而调动戒毒学员自我矫治的积极性。浅析如下

(一)通过写作认识到了吸毒行为的违法性,增强了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众所周知,吸毒人员既是受害者、病人、同时也是违法者。但大多吸毒人员刚入所时对违法行为并不能充分认识。经过一段时间的入所教育和行为规范训练及心灵深处的感悟,才能达到这种认识。如戒毒人员李某在心灵月记中写到:我已强制隔离戒毒半年多了,在这戒毒的一百多个日日夜夜,民警老师的教育和关心,我深深懂得社会的秩序是靠每个人去维护和遵守,如果每个人都各行其是,放纵自己,没有任何的约束,生活在这个社会当中的人们,财产、生命将会没有保障,那么这个一定是野蛮、落后、混乱无序的社会。在强制隔离戒毒期间,我们当中很多学员对吸毒、法律很淡薄,不学法、不懂法,不守秩序,追求无度的自由,才酿成今天的苦果,经过学习才知道法律维护和保障社会秩序的正常运转,是保障社会稳定的引航灯,在我这个特殊的强制隔离戒毒群体,司法部23号令就是引航灯,就是约束我们的准则,就是悔过自新脱胎换骨的良药,就是走向辉煌明天的指路人。

(二)唤醒了对家乡、亲情、自由的思念,萌生了悔过自新、重新做人的念头。                   

戒毒人员来到与外界隔绝、封闭、陌生的矫治场所,远离家乡、亲人和原来的工作、生活环境,思亲想家、怨天尤人、追悔莫及的心情是司空见惯的,如能把这种情绪通过写作心灵月记的方式转化为珍爱生命、知耻后勇、积极矫治的动力,就能取得顺藤摸把瓜、一箭双雕的效果。

如戒毒人员刘某的心灵月记中写道:炎热的夏天,难耐的酷暑,让我苦不堪言,我现在的心情和这天气一样郁闷,每日一到夜晚,想到的全是老婆和孩子,也许这段时间她们过得比我更艰难,孩子还年幼,还需要她照顾,每当想到这些,我就感觉到自己是个不称职的丈夫,更不是一个称职的父亲,哎,一失足成千古恨,让时间来淹没这段不光彩的历史吧!让我们以新的面貌出去,在报所欠她的情和意吧!

几天来的高温被昨日的一场小雨吹拂了无影无踪,凉爽的风把我的烦恼的心情也渐渐抹平,前两天,打了亲情电话,我和我老婆通了话,老婆告诉我,让我安下心来,积极矫治,争取早日回归社会,家里的一切很好,孩子也让我放心,我听了以后很渐愧,也向妻子道了声辛苦,并保证在这所特殊的学校里矫治学习,矫治好自己的思想和灵魂。                  

又如戒毒人员邵某在心灵月记中写道:远离家乡,才知道故乡留下我深深的感情,久别亲人,才知道锁住我浓浓的思念,不知道母亲是否思儿,伤感已催得母亲青丝染霜,热泪成行,依然恪守着儿子早日回乡的盼望,儿子永远躲不开父亲坚实的臂膀,永远走不开母亲温柔的目光,儿子永远是父母心上的牵挂,我因吸毒铸成了遗憾,因任性折断了翅膀,前面的路变得遥远漫长,我在茫然中品尝着忏悔的苦痛,但是母亲的叮咛,陪我走过风雨迷茫,用博大有胸怀伴我度过风浪,用浓浓的爱抚摸我心灵的创伤,鼓励我奔向光明的前方。

戒毒人员项某在心灵月记中写道:这些年毒品侵蚀我的肉体,麻木了我的灵魂,我忘记了自己的女朋友,也忘记了自己的爹娘我每天为毒资奔波,之后用毒品让自己进入虚无缥缈的幻想,而醒来却是南柯一梦。我无数次问自己为什么会这样,明知中火坑却还是往里面跳,经过四个月的习艺矫治,我身体已经脱离毒品的控制,通过锻炼,把曾经肩不能担担,手不能提的我锻炼得非常健壮。再苦再累也要坚强。今天的痛苦是因为昨日的放纵。明天的幸福是因为现在的改造。不经历风雨,哪能见彩虹,相信自己,重塑新生。

我的亲人们,我将悔过自新,负起我的责任,明天你们是否依然爱我?

家中的亲人在期盼我这次能戒毒成功,重新振作起来,我将不躲不闪,正视面对,让从前的一切都变成历史,我将翻开自己人生新的篇章,我亦有足够的信心战胜毒瘾。“错误就是财富,错误使人领悟”。

(三)学会了拒毒、戒毒的技能技巧。

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强戒所通过设计“吸毒高危情境”、进入毒品考验等方式,进行毒品依赖性测试;通过“怎样与过去的粉友相处”,“学会拒绝”,“你打算怎样面对家人的不接纳”等系列情景模拟和假设,引导戒毒人员掌握如何克服侥幸思想,如何理性处世、婉拒毒友,如何远离不良环境,如何打发寂寞空闲时间,如何转移和培养健康兴趣爱好,如何识别和拒绝形形色色的毒品等等,开展防复吸和搞复吸专项训练,帮助戒毒人员量身定制拒毒技巧。如戒毒人员李某在心灵月记中写道,听说我的同戒王某强戒所学到“临界拒毒法”出所后,与同伴邂逅相逢并在同伴力邀“再来一次”时,偷捺了手机快捷键通知了母亲,母亲立即拔过来电话急切告知王某“家中失火,速回”,使他从同伴的纠缠中脱身。回到家中将同伴硬塞给他的料面撒落一地后,母子二人抱头痛哭,共庆拒毒成功的喜悦。从中使我对拒毒、戒毒也树立了信心,我想毒固难戒,关键在人。只要我们掌握了正确的拒毒、戒毒方法,就不会再往吸毒这个“火坑”里跳了! 又如戒毒人员张某在心灵月记中通过给自己算“身体、经济、感情、社会、荣辱”五笔帐,通过对比吸毒前后在以上五方面的得失,幡然醒悟,觉得吸毒使他得不偿失,认识到了因为自己吸毒对身体、对家庭、对社会亏欠的太多了,发出:“政府和亲人把我当人看,我就要给你们、也给自己好好地戒!”的誓言,并决定今后再要产生动摇,就要算算“五笔账”,用正确的信念战胜吸毒恶念。 

(四)增强戒除毒瘾、重新做人的信心和力量

任何信念的树立都不是一帆风顺,大都要经过产生兴趣、不断实践、反反复复、巩固升华几个阶段。因此,决不可有毕其功于一役的想法。要引导学员树立正确的戒毒信念,用希望牵引他们走向新生的彼岸。

信念之一:坚定信心。如戒毒人员仝某在心灵月记中写道:人的一生难免会摔跤,不要慌着爬起来,弄清楚摔倒的原因,再站起来。人生而有欲,但若不用理性去抵制,人性就会被扭曲,人就会被毁灭。可悲的是生活中还有很多象我一样可怜的,尚不知悬崖勒马、回头是岸,最终,我失去我所有能够失去,甚至我想还应加上亲情,我深深地知道以前的一切早已灰飞烟灭,轮到现实中从零开始,痛下决心,让生命中的这些瞬间彻底变成历史。

信念之二:勇于担责。戒毒人员谢某在心灵月记中写道:生命中,最大的危险往往不是因为你负担过重,而恰恰是因为你肩负太少。曾经一度贪恋沉迷于毒品的控制之中,不管不顾,以致最后家庭的破裂,家中亲人的一次次失望,我想这些都是因为自己肩负的太少,甚至不肩负,没有了责任感,这也只是毒品对我毒害的冰山一角。

信念之三:希望牵引。戒毒人员刘某在心灵月记中说:有时候,仅仅是一句简单的话,也能唤起生命的滚滚春潮,这就是信念的力量。她象一粒不起眼的种子,一经播种在心灵的原野,就能生长信念的参天大树,同时她又像一缕缕微不足道的轻风,一旦吹拂在萧索的心田,定能解冻生命的万水千山。“希望无限,信念无敌”

信念之四:学会感恩。戒毒人员姜某在心灵月记中说:管教干部像亲人、医生、家长一样关怀、爱护我们,这也同样使我陷入困境的心灵和灵魂得到真正的安抚。在我生命最困难的时候,给了我希望和力量的这些人,他们就是我真正的上帝,等于是他们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我不能辜负他们,我一定要更好地生活,我不仅要为自己活出精彩,还要为他们活出精彩。

信念之五:正确归因。戒毒人员姚某有心灵月记中说,走上吸毒之路,不怨别人,责任在己。想当年自己大学毕业后自主择业创立公司,做电商生意顺风顺水,自己在县里也是榜上有名,曾多次被县里评为“大学生创业先进个人”。就是因为生意太顺手了,骄傲自大,随心所欲,放松了对自己的警惕和约束,轻易接受了别有用心者对我的“高档宴请”,最终走上了“溜冰”的毒路而不能自拔。今后,我要常思轻信之害,常怀感恩之心,常修拒毒之道,做一个有责任、有担当、有头脑的堂堂正正男子汉,为社会的亲人尽应尽的责任,做应有的贡献。

三、引导和鼓励戒毒人员进行新闻或文学作品写作

新闻或文学写作是人的思想灵魂不断净化改造的过程。是一个由提高认识、升华情感,反复强化,并内化为自身迫切需要,从而逐步培养形成道德意志,作用影响于自我矫治态度,反馈于矫治行为的全过程。戒毒人员中各种潜能是巨大的,存在一个引导激发他们写作激情的问题。

据笔者多年揣摩,联想作文法比较适宜戒毒人员学习和操作,具有稍一训练即学以致用。下面以通讯<冬天里的春天――某所春节前夕扶危济困记实)为例,简要介绍。

(1)中心思想:通过戒毒场所发起的扶危济困帮助特困戒毒人员渡过难关的事件,表达“冬天里的春天”这个主题。

(2)选材:

起因或背景:困境的构成,数九寒天,戒毒学员的而临困难,亟需帮助摆脱困扰排扰解难。

时间或季节:春节正是强戒人员情绪波动之时,亟需雪中送炭,在此背景下选材,典型有说服力。

典型人物:民警、戒毒人员构成强戒所这一对立统一体,达成心理相容,心心相印,同舟共济,才能实现教育、感化、挽救(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动人场面:一幅幅动人的场面,领导的、民警的、学员的甲乙丙丁……

(3)结构:按时间顺序组成结构,按场面先后安排层次。先记叙情况,提出悬念,后简述组织发动,重点描写…幅献爱心场面及受助人员心理活动,最后议论抒情,升化主题。

(4)线索:以“我”的见闻为线索。

(5)首尾过渡:首“在岁未严寒时刻,我感到了一阵阵春的暖流”;尾“冬天里的春天,激励着这里的人们正在创造戒治上的春天,人生的春天”。过渡照应“这里正在蕴育着春天”“春天已经来临了”“这难道不是春天吗”“不是春

光,胜似春光,特殊校园的文明之花分外香”。

(6)描写:重点是捐赠场面描写,通过人物的对话、动作、心理、细节及场面整体描写,具体生动形象传神地突出中心。

(7)议论:“如果你忽略了大墙的存在,你会产生乐不思蜀的情怀”(民警语)。“人间处处有真情,强戒所使人绝处逢生”(戒毒学员语)。

(8)抒情:用什么手法表达。

(9)标题:主标题<冬天里的春天),副标题(某所春节前夕纷纷为特困学员捐衣被记实)

(10)篇幅确定:由资深民警和作者共同敲定。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思想认知的转变才是真正的转变,而写作这种创造活动则是加快戒毒人员思想转变和重塑人格的催化剂,同时也是促进场所安全稳定的减压阀和教育戒治工作的助推器。为了让我们的戒毒场所持续安全稳定,为了让戒毒人员通过强制隔离戒毒真正转变错误思想观念,树立“戒毒在我,舍我其谁”的理念,掀起“我有毒瘾我来戒”的戒治热潮,就需要我们调动包括心灵月记在内的各种教育矫治手段,多措并举、多管齐下、谐调共振,为促使戒毒人员早日戒除毒瘾,重塑人格,回归社会和亲人怀抱而不懈努力!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