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未成年犯管教所是全省唯一收押、教育、改造未成年男性罪犯的刑罚执行机关。2012年以来,贵州省未成年犯管教所在加强依法治所,稳定改造秩序,确保监管安全,提高改造质量的同时,坚持以创建省级文明单位活动为载体,加大文明执法、文明管理、文明建设工作力度,大力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努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构筑“精神高地”,凝聚社会正能量,倡导时代新风尚,文明道德之花在所区璀璨绽放。全所形成了团结奋进、勤政廉洁、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执法工作氛围,形成了秩序优良、服务优质、环境优美、言行文明的崭新面貌,有力促进了未管所整体工作稳步健康向前发展。2012年4月该所被省监狱管理局评为全省监狱系统规范化管理年活动先进单位,6月被荣记安全生产集体三等功;2013年3月因基层基础建设年成绩突出,被司法部通报表扬1次,同年4月被省局评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先进集体,6月所党委被省监狱管理局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被省直属机关工委命名为“五好”基层党组织;2012年、2013年连续两年被省局评为年度目标绩效管理先进单位。
一、党委重视部署坚决有力,创建机制扎实稳步前进。
2012年初,未管所党委领导班子正式把创建省级文明单位列入党委重要工作日程,作为中期奋斗目标摆在突出位置,明确以创建省级文明单位为载体,以实现监狱职能为目标的工作思路。一是成立精神文明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书记、所长全面抓,党委班子成员分片抓,各党支部书记具体抓的“一把手”责任制工作格局。二是制定创建工作规划,每年党委工作要点对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做出具体规定,每年出台当年的创建工作计划,不断强化领导班子创建意识,提高班子的文明程度。三是把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与业务工作一起纳入工作目标,共同部署、共同落实、共同检查。四是按照省级文明单位各项标准制定创建工作责任分解表,将工作任务分解到每位民警身上,与年度目标管理相挂钩,纳入年度目标考核之列,由目标考核小组随时对创建工作进行跟踪检查,力争使受检工作项目不遗漏、受检环节不放过、受检标准不降低。创建的全过程体现了有标准、有制度、有负责、有监督、有记录,规范有序,态势良好。
二、凝聚人心加强队伍建设,勤政廉洁狠抓作风细节。
未管所紧紧围绕做文明人为核心,从细节入手,育文明之师,树良好形象。一是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和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为主要内容,着力加强民警思想建设,把民警的思想统一到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上来,作为推动工作向前发展的新动力。二是继续深入开展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和职业道德培训专项活动,在全所积极构筑“八心”工程(即:忠心献给祖国,专心献给事业,齐心献给团队,公心献给法律,细心献给工作,爱心献给亲人,孝心献给父母,热心献给朋友)筑牢民警“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核心价值理念和良好的职业操守。三是认真开展民警执法培训、岗位练兵、“三人行.业务结对传继”、能力提升年、基层基础建设年等活动,不断提高民警岗位履职能力。四是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在全所党员中扎实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聚焦“四风”,征求意见,落实整改,使党员受到教育、思想得到提高、作风得到锤炼,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五是坚持以规范和加强民警日常管理为重点,深入开展“规范执法行为,促进执法公正”整顿活动,开展作风整顿正风肃纪活动,以铁的纪律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十项规定”、省委政法委执法办案“五严禁”、政治纪律“十严禁”等规定,加强督察,严明纪律,确保公正文明廉洁执法。六是积极开展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活动。采取召开座谈会、深化党务政务狱务公开、实施领导干部述职述廉等措施,接受社会监督,树立了良好的形象,政风行风评议工作、效能监察工作和党风廉政建设均走在前列。
三、层层推进牢实基础工作,拓展平台成效丰富显著。
未管所始终借助丰富多彩的活动来丰富创建内涵,扩大群众参与范围,让创建活动变得更生动、更具体。
1、在全所大力开展创建“文明管区、文明科室、文明个人”活动,开展创建“五好基层党组织”、“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型党员”等活动,夯实创建基础工作,真正把文明单位建设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比如,政治处结合工作职能,组织开展了以“十六个一”(即:珍惜岗位敬业一点,钻研业务勤奋一点,接待群众热情一点,回答问题仔细一点,完成任务快捷一点,责任面前承担一点,共同做事合作一点,宝贵时间抓紧一点,同事相处尊重一点,出现矛盾冷静一点,着装规范精神一点,办公桌上整齐一点,文明用语多说一点,水电财务节约一点,闲言碎语少说一点,解决问题及时一点)为主要内容的文明科室、文明个人创建活动,着力提升了政工工作质量和效率;今年,各党支部开展了以“担当、提升、务实、廉洁、表率”为主题创建活动,进一步提升党建工作的示范影响力。
2、积极治理突出问题,营造良好社会风气。2012年8月,针对当地酒席泛滥的现状,制订了《未管所严禁大操大办酒席的规定》。2013年3月,针对所家属区公共区域卫生差、民警职工食堂就餐浪费粮食的现象,认真组织开展了“整脏治乱”和“浪费粮食零容忍”专项治理活动,并积极开展“绿化、亮化、净化、美化”工程和“文明餐桌、光盘行动”;6月,为配合监狱违禁物品专项整治行动,杜绝监内违禁物品的流入,倡议并组织了包括所长在内的全所民警职工签订了“反违禁物品承诺书”,签字率达100%。切实有效的举措,回应群众关切,解决突出问题,深受民警职工群众好评。
3、围绕工作主业,倾力打造管区文化,让文化的阳光源源不断地照耀着罪犯的心灵。首先打造了监内教育长廊文化,因地制宜在公共区域的监墙上悬挂了《论语》、《弟子规》、《三字经》等优秀的国学文化以及古今中外的名人名言,做到了图文并茂,通俗易懂;其次注重丰富管区文化建设,积极推行“一管区一品牌”工程,着力培育电声乐器、威风乐鼓、百人手语操、百人队列表演等文体项目,加大了管区特色文化建设力度,推进管区文化优秀作品创作。2013年,积极争取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出资和所共同建立了“国酒茅台希望图书室”,争取贵定县文体广电局来所设立活动图书站,与都匀市文体广电局联谊开展服刑人员系列大型文化活动,聘请都匀市文艺界知名人士进监帮教,深化和充实“逢节有教”内容,用先进文化教育熏陶服刑人员,增强了服刑人员积极追求改造的内动力,教育改造质量不断提高。
4、丰富活动载体,寓教于乐,活跃民警职工文化生活,增强团队精神。利用每年的重大节日前后认真举办篮球、拔河、跳绳、登山、歌咏等十余种比赛活动;积极组织民警职工参与各类摄影、书法、绘画、读书征文活动;继续开展“模范职工之家”、“模范职工小家”、“五好文明家庭”等评选工作。通过健康向上、催人奋进、灵活多样的活动开展,丰富了广大民警职工的精神文化生活,鼓舞士气,融洽感情,增进团结,凝聚力量,构建了和谐的环境。
5、以开展社会公益活动为载体,多种形式对外传递未管所的文明气息。从2012年至今,先后组织团委参加了监狱系统黔南片区2013年春节前夕开展“给家里孩子带份春节礼物暨法制宣传”活动。利用“3・5”学雷锋活动日,3次组织150人次青年团员先后深入到社区开展义务劳动。组织资深心理咨询师民警和法制工作骨干民警走进贵定县中小学和福利院,先后对500多名在校学生进行法制宣传教育,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对80人次孤寡老人和40人次留守儿童开展心理辅导和帮扶。积极开展“四帮四促”活动和“结对帮扶”工作,先后自筹资金3・7万元对贵定县云雾镇、沿山镇的计生困难户、残疾儿童和农田基本建设进行帮扶,倡导和组织广大干工弘扬互助友爱精神和扶危济困的社会主义道德风尚,帮助困难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履行社会责任,促进社会和谐。
文明创建润物无声,点滴细节之间,有一种力量在生长,随着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扎实推进,树立文明的执法形象、廉政形象、办事形象、仪表形象已经镌刻在民警职工的心中,正在展现给社会。也正是通过文明创建工作,极大地推动了我所的监管、教育改造等工作,使我们有信心、有能力为贵州加速发展、推动跨越,实现与全国同步小康的“中国梦”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