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片战场,攻心治本培育新人;有这样一项使命,公正执法守护平安;有这样一支队伍,赤胆忠心无私奉献。他们就是最美的监狱人民警察,他们就是平安监狱、法治监狱的忠诚卫士……
张海宏、杨福强、张达、阚红松、车文汀、刘长民、高广友、靳德成这八名监狱人民警察,在平凡的岗位上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和年华,坚守着自己的信仰和初心。他们来自监狱基层一线,直接从事教育改造工作,他们中既有年近半百的长者,又有刚步入监狱工作不久的新兵;既有担任一方重任的监区领导,又有长期工作在一线的普通民警;他们是全狱优秀民警代表的缩影,他们身上展现了基层监狱人民警察无比崇高的优秀品质。
这种品质就是对党的监狱事业的忠诚和热爱,把贯彻执行党的监狱工作方针、政策作为己任,通过自身实践,长期坚持不懈落实在工作中。如果说“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是对国民义务教育工作的艰难和不易的形容,那么,针对服刑人员的教育转化工作,更需要监狱人民警察有更宽广的胸怀、更多的耐心、更深的热爱。如果没有对监狱事业的执著,改造服刑人员、化腐朽为神奇就会成为纸上谈兵。正是他们有着一份对党的监狱事业的热爱,他们才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书写了自己不平凡的人生。
这种品质就是严格执法、依法办事、规范管理,在教育改造工作中融情于法,用真情唤醒服刑人员枯萎的心灵。
这种品质就是不畏困难、勇于担当、长期坚守基层一线,把老一辈监狱人民警察无私奉献的精神传承发扬。
这种品质就是不墨守成规、敢为人先、不断创新,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成绩。
这种品质就是淡泊名利、甘愿清苦、团结协作,用自身言行带领、影响身边的同事、战友一起为治本安全观的工作目标砥砺前行。
平凡之中铸忠诚――张海宏
张海宏同志现任一监区一分监区分监区长,在今年各项安保工作中,舍小家顾大家,把照顾三岁孩子、年迈父母的责任以及全部家务都交给了怀有身孕的妻子。他把精力全部放在了教育改造工作上,利用个别谈话和集体谈话交替的形式及时掌握服刑人员思想,消除了潜在的监管安全隐患。他以安全稳定为大局,每天工作长达十余个小时,恪尽职守、兢兢业业。他主动将“治本安全观”理念引入到教育改造服刑人员过程中去,通过对当前狱情的调研分析,找出制约监管改造安全稳定的原因,制定相关的措施,严格对服刑人员的管理。通过开展工作,有效的稳定了服刑人员的思想,调动了服刑人员的改造积极性,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于细微处见担当――杨福强
杨福强同志现任二监区教育干事,兼任法制干事、狱侦干事。强大执行力是他的座右铭,只要是上级交代的事情,没有任何借口,竭尽全力、全力以赴去完成,不向组织讲条件说困难。仅10月份,他就与监区22名危险犯和重点犯进行了人均2次的谈教,让他们敞开心扉,放下思想包袱。耐心的为服刑人员开展最新减刑假释规定的解读和讲解,让服刑人员明确改造方向,解答服刑人员疑惑35项。他上有父母,下有妻儿,工作单位离家80公里,重大安保期内没有一天休息,即使年迈的父亲生病,只能将照顾父亲的重担交给妻子,自己通过一遍遍的电话带去空空的问候和默默的祝福,也带去对家人的愧疚。
春风化雨润无声――张达
张达同志现任三监区教育干事,积极协助监区领导打造以“礼文化”为教育改造思想的“一区一品”监区文化建设体系,设计区徽、提炼区训、创作区歌;成立了篮球、书法工艺品制作、文艺宣传等5个服刑人员兴趣协会;协助完成服刑人员监舍文化长廊设计工作,打印喷绘“监区文化”各类主题图版300余张。在安保期间,张达同志喜获宝宝,成为了一位父亲。可是,一面是嗷嗷待哺稚嫩的儿子,一面是严阵以待紧迫的安保任务。作为一名监狱人民警察,作为监区文化建设工作的参与者,在两难之中,张达同志毅然选择了坚守安保岗位,以确保监狱在安保期间的绝对安全及迎接监区文化复检工作的顺利完成。张达同志找到了领导主动申请了延后护理产假,待安保任务结束后,再去补偿没日没夜辛苦的妻子和可爱的孩子。
细节小事有大爱――阚红松
阚红松同志现任出入监监区副监区长,数十年如一日,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默默地奉献在监管改造工作一线。作为服刑人员食堂管理员,他深知服刑人员伙食质量对于维护监狱安全稳定的至关重要性,他通过各种方法严抓服刑人员食堂管理,搞好食堂环境卫生、全力做好食品安全工作。科学采购,严把入口关,不新鲜的肉、菜绝不准进厨房,不断丰富服刑人员伙食食谱,极大地改善了服刑人员伙食,促进教育改造质量的提升。时值各种冬储菜进入监院准备入窖,作为分管此项工作的监区领导,他每天几乎从早忙到晚,亲自检查冬储菜质量,亲自过秤,亲自接送外来车辆进出监院,每天监院内最忙碌的莫过于他的身影。
一支一叶总关情――车文汀
车文汀同志现任病残犯监区副监区长。病残犯监区押犯多数是老、弱、病服刑人员,这部分服刑人员的特点是不想运动,不爱运动,不愿运动。车文汀同志针对押犯的身体、心理等特点,经常性的组织服刑人员进行康复性训练劳动与改造、健康、未来的教育,通过教育与引导使服刑人员增强了改造信心,明确了改造方向。在康复性训练上尽量选择一些既能培养劳动能力又能锻炼服刑人员身体的项目开展。在康复训练场所安放音响播放一些有益于身心健康的音乐和广播,为服刑人员身体康复活动创造了良好的改造生产氛围,极大的调动了老、弱、病犯积极参与训练的热情。
砥兵砺伍耀警徽――刘长民
刘长民同志现任防暴队党支部书记、队长。他每天早出晚归,坚守在工作岗位上,几天能回家吃一顿团圆饭,竟成了妻子的奢望。进入十月份,由于气温变化无常,刘长民同志患上了重感冒,发烧39度,他没有按照医生的要求休息并进行输液治疗,只是要求医生开了口服药,坚守在工作岗位上。他每天都深入监院,对防暴队各部门值班情况进行检查督促,夜间带领防暴组人员对监内各重点部位进行巡视检查,会同驻狱武警对监狱的围墙、电网、照明等警戒设施进行检查。每天在重点时段会同门卫值班员、安检员对进出监院的人员和车辆进行安全检查。仅10月份下半月,就进行监内巡查40余次,检查车辆130余辆、人员400余人次, 组织重点清监15次,检查互监小组310组。
公平正义严执法――高广有
高广有同志现任扎兰屯监狱法制科科长。他组织各监区认真开展“执法办案零差错”活动,与呼伦贝尔市人民检察院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实行五级合议、三榜公示,“全程留痕”。通过图板宣传、电子狱务、实物展示扩大狱务公开的范围和影响,设置狱务公开查询系统、超市商品展柜、食品留样柜、狱务信箱、留言本,摆放《狱务公开手册》,公布举报和监督电话。建立监狱门户网站和微信、微博、头条号,微信平台关注人数1365人,点击阅读次数超过2.5万次。举办刑罚执行业务培训班7期,录制刑罚执行讲堂3期,办理减刑363人、假释3人、暂予监外执行3人,开展狱务公开宣传2次,开展服刑人员亲属开放日8次,发放《狱务公开手册》1500余册、《执法测评表》180余份。在服刑人员中发放执法测评表6400余份,向新入监服刑人员发放权利和义务告知书475份。
守护一方安宁――靳德成
扎兰屯监狱除担负国家刑罚执行以外,下设监狱农场,农场拥有11.2万亩耕地,天然草原7万余亩,人工林地1.5万亩。由于农场草原、林地面积较大,林草交错,因此防火任务十分繁重。靳德成所在的部门和工作岗位就是抓好森林草原防火的具体工作措施的落实。多年来,他凭着对监狱事业的忠诚、责任和担当,埋头工作在森林草原防火的第一线,10余年的春夏秋冬他奔走在林地和草原。2017年国庆和中秋两节,也正值防火戒严期,他放弃休假。抓防火宣传,印制宣传单,把防火宣传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他抓防火人员队伍建设,从维修灭火机到组建快速灭火队,从检查护林员到岗到位情况到安排机械,建立防火隔离带。许许多多事无巨细的工作,他都抓得紧抓得实。秋收期间,农场内有9万余亩玉米已经成熟枝叶已经干黄,极易发生机械事故引发火灾,为保证人民群众粮食安全,他组织场内40台大中型收获机械的车主,学习有关机械作业防火知识,要求每台机械备齐灭火器及其它灭火工具,同时、逐人签订了责任状,起到了防患于未然的作用。通过这项工作,说明了靳德成心里装的是安全,心里想的是人民群众,他正在用一名普通共产党员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守护一方安宁的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