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红的青春在巴湖闪耀

――记昌吉监狱二监区民警艾尼亚尔・马木提

时间:2017-11-16信息来源:监狱信息网作者:

艾尼亚尔・马木提,男,维吾尔族,出生于1980年10月11日,中共党员,2003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治安管理专业本科学历。2007年10月参加工作,先后担任监狱五分监区狱政、狱侦、刑罚执行干事,一监区狱侦干事,监狱狱内侦查科干事,二监区狱侦干事。

监狱版的神探“狄仁杰”

参加监狱工作以来,艾尼亚尔・马木提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监管日常工作中去,深入监区一线,了解掌握犯情、摸排甄别罪犯,加强“去极端化”教育,进行情报信息收集等工作。凭借多年的狱内侦查经验,且具备掌握“双语”优势,辨析狱情准确,工作中一丝不苟,先后参与多起狱内案件的侦破,他头脑敏捷、心思缜密、雷厉风行、果敢勇猛,他是狱内侦查方面的“多面手”和“万斤油”,有时大伙称呼他为监狱版的神探“狄仁杰”。

随着反恐严打工作的深入开展,监狱收押的危安犯人数持续增高,改造难度不断加大,这对监管改造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考验。改造与反改造,渗透与反渗透的监管改造压力日益加大。在日常工作中,艾尼亚尔・马木提通过布建耳目,有效收集信息,情报分析研判,密切关注监区罪犯改造动向和个体改造特征,尤其在罪犯甄别排查和案情侦查工作中,他丝毫不放过任何可疑的“蛛丝马迹”。十九大安保期间,耳目向他反映危安犯阿某存在做“乃玛孜”迹象及煽动不良改造言行举动,针对这一重要线索,他及时向监区领导汇报,并向耳目交代继续贴近密切关注该犯改造动态。

一张无形的大网已经张开,经过一段时间的侦查布控,多方固定证据的收集,艾尼亚尔・马木提与同事一块对该犯进行突审,面对铁一般的事实和证据,危安犯阿某终于低下了头,对其在狱内做“乃玛孜”的行为供认不讳。打击狱内违规违纪行为,肃清狱内改造风气,铲除危害监管安全稳定的“毒瘤”,艾尼亚尔・马木提和他的同事们一起站在监管改造的“最前沿”,一直站在维护社会稳定的“最前沿”。

敢于发声亮剑的“好巴郎”

维吾尔谚语说得好:“熬不住艰辛,就难得安乐;离开了和睦,就别想幸福。”艾尼亚尔・马木提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引导身边各族群众团结互助,互帮互学,和睦相处。各族群众的紧密团结,各民族之间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自2007年参加工作以来,艾尼亚尔・马木提一直战斗在监狱基层一线,他把自己的青春年华都奉献给巴湖这片热土。作为出生在新疆这片土地上的一名维吾尔族党员民警,艾尼亚尔・马木提对贯彻落实总目标、深化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斗争有着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没有稳定,一切美好就将远离我们。

不忘入党初心,不忘党的恩情。艾尼亚尔・马木提讲道:“是党把我培养成优秀的人才,党就像母亲一样滋养我,呵护我。我理所应当时刻铭记党员的责任,在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促进民族团结上立标树旗、以身垂范,团结带领各族群众特别是维吾尔族群众永远听党话、跟党走。敢于发声亮剑,向‘三股势力’亮剑,坚决同‘两面人’作斗争,不做‘两面人’!”

他是昌吉监狱第一批参加“访惠聚”工作的民警。2015年2月底的一天清晨,晨曦的白雾还没有散尽,艾尼亚尔・马木提已悄然离开了家,离开年迈的父母,奔赴南疆和田市和田县巴格其镇驻村一年。“孩子,党组织信任你,让你去和田,那是你的光荣,你就放心去吧。”这是离别时他的母亲帕塔木・库尔班的郑重嘱咐。

这一年,艾尼亚尔・马木提与其他驻村同志一道,用丰富的“去极端化”实践经验和法律知识教育群众数千人次,开展各类宣讲活动20余场次,为村子修路、安装路灯、帮助村民盖房子,宣传党的惠民政策,参加“民族团结一家亲・拥抱希望与爱同行”和田边远地区驻村捐款活动……,他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了当地村民的信任和尊重,为“访惠聚”工作进行了完美的诠释。

维吾尔族有一句谚语说得好――“水走了,石头还在。”参与“访惠聚”的同志们,就像珍贵的“宝石”留在了各族群众的心坎里。那一年,艾尼亚尔・马木提得到充分锻炼和成长;那一年,他收获满满感受很多,思想政治觉悟更加成熟;那一年,塑造了他自立自强,敬业奉献的优秀品质;那一年,磨练了他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的意志。

舍小家顾大家的“工作狂”

随着时间的推移,工作的历练和思想觉悟的提高,工作经验不断的积累,从一名新警到监区骨干、业务尖子,无论在任何岗位上,艾尼亚尔・马木提始终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积极主动地干好各项工作任务。

回首从警路,风雨锤炼,岁月打磨,锻造出一个属于艾尼亚尔・马木提的气质――炯炯有神的目光;铿锵有力的话语;阳光青春的气质;乐观向上的心态;精通业务的专注;化解矛盾的沉稳;谈话教育的细心;处理事务的淡定;勇挑重任的担当。

“服从命令,听从指挥是监狱人民警察的天职。”这是艾尼亚尔・马木提平时最爱说的一句话。无怨无悔,舍小家顾大家,有时为了监区工作,他不分白天黑夜,连续几天回不了家,工作无论份内份外,只要是工作需要,他都会义无反顾地去干,真是一个十足的“工作狂”。

工作十年的他,已不知有多少个夜晚坚守在值班的岗位上,有多少个节日是跟着罪犯在监狱里度过的。“自古忠孝难两全”,他的母亲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经常去医院看病。艾尼亚尔・马不提工作单位距乌鲁木齐市较远,有时候半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回家。家里老人生病他照顾不上,家里需要他的时候他总是不在……他作为家里的“顶梁柱”,父母眼里的好儿子,这些生活的点点滴滴总让他内心感到无比愧疚自责。

“值班呢!”擦肩而过,浓厚的嗓音,一句简单的问候。急匆匆的脚步,扭头一看,身穿防寒服的他,身影在灯光暖意的映衬下,渐离渐远,忽远忽近,嘴角呼出的热气在初冬夜晚里慢慢升华,此刻定格出一幅画面,路灯下走过的艾尼亚尔・马木提更显得伟岸、深沉、高大、稳重。寒冷的风吹不倒他对职业的忠诚,冬夜的寂静见证着他不倦的脊梁,警徽的光泽在巴湖映衬着夜空的星座……。

工作十年,他先后被评为“优秀学员”、“优秀班长”、“四知道能手”、“狱政管理业务标兵”、“优秀侦查员”、“先进个人”、个人嘉奖一次以及个人三等功一次。2017年,他的母亲帕塔木・库尔班荣获监狱局“双十佳”――“十佳警属”荣誉称号。

他兢兢业业、不计名利的工作作风也影响和带动着身边的民警们。“艾尼亚尔,他为人低调,做事热情,与他一起工作,我们觉得踏实、开心。”“艾尼亚尔,这哥们人真不错,阳光、勤奋,工作起来有冲劲……”满满的赞誉之词中不难看出,帅哥艾尼亚尔・马木提俨然已是大家心目中的“好巴郎”。

年轻的艾尼亚尔・马木提正是凭着对党的无限忠诚,对监狱工作的无限热爱,扎根基层,默默奉献,虽然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壮举,但是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无怨无悔,奋勇前行,让自己的无悔人生在警营里闪耀,让火红的青春在巴湖这里绽放。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