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手梳子,右手电推剪,时而微微弓着腰,动作熟练地一剪,时而后退几步,左右细细观察……不知道的,还以为这是位专业的理发师,而对于第二批重庆援疆民警来说,大家对这位“理发师”再熟悉不过。
他的名字叫王庆营。今年47岁,是重庆市司法行政系统第二批援疆民警中年龄最大的,也是援疆工作队里为数不多的几名正科级领导干部。由于是队里的“老大哥”,自己又是个热心肠,大家都喜欢跟他接近,也都很亲热的喊他老王。
老王是个山东汉子,年轻的时候入伍当兵,因为刻苦上进,部队领导推荐他考上了军校,后来一直干到正营才转业到了重庆市西山坪教育矫治所,成为了一名戒毒人民警察。才脱军装又穿上警服,可以说他与制服有着不解情缘。由于党性强、工作能力突出,勤奋敬业,转业入警后没多久,他就被提拔任命为西山坪所警戒护卫大队教导员,担负起护卫场所安全的重任。由于年龄上已经超过援疆条件规定的45岁以下,但老王仍积极响应号召,毅然向党委申请援疆,正是由于老王的这一份决心以及过硬的政治素质和身体素质,光荣的成为了援疆队伍中的一员。
老王在部队的时候练就了一门手艺――理发,尤其擅长剪形特别干净清爽的男士短发,不仅可以给别人剪,还可以给自己剪。十几年下来,他的手艺越来越熟练、越来越好,也逐渐的变成了一项个人爱好。援疆工作队出发前老王就告诉大家,援疆半年时间里,大家理发的事情他包了。为此,重庆出发的时候他便把自己一整套的专业理发工具都带齐活了。可援疆之路注定不能一帆风顺,机场过安检的时候老王的理发剪刀就被安保扣下了,把老王心疼了一路。还好机场小哥通融,电推剪、梳子、围布等终究幸免于难,不影响老王正常“营业”。到了沙雅的第三天,老王的“理发室”就开张迎来了第一位“顾客”,由于剪的效果非常好,他的名声很快就在援疆工作队传开了。此后找他理发的人便有点“络绎不绝”了,而热心肠的他对同志们的需要也总是有求必应,很多时候还主动在微信群里提醒大家,自己值完班回宿舍了,可以来301宿舍剪头发了。有时候遇到同一个寝室多名同志要理发的,他就带着推子梳子、夹着围布“上门服务”去了。
今天之前,老王刚连着值了两天一夜的班,好不容易有一天休息,但闲不住的他没有在宿舍“补觉”,而是跟大家伙一起进城采购生活物资,下午回来后又忙着给几名同志理发。看到他有些疲倦,第一次光临老王“理发室”的我说改天再剪,而他坚持给我剪并说到:“今天剪吧,明天我又要值班,回来就到后天晚上了”。在冬日的南疆,老王这样一句平淡的话让我内心倍感温暖。
还记得临行前领导的勉励,说大家是全系统各单位好中选优选派赴疆的同志。此刻想来,领导所说的不仅是工作能力、敬业精神、党性原则,还在于像老王这样的品性淳厚和大德不言吧!加入这样的一个团队,我们每个人都在被像老王这样的平凡举动感动着、温暖着,也在不知不觉中用自己的言行感动和温暖着他人。虽离家万里,40个人却成了彼此最亲的人,40个人的队伍也成了每个人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