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弃一名服刑人员容易,改造一名服刑人员不容易,我不会放弃任何一名服刑人员”。孙丽莉同志是安徽省未管所第十一监区副监区长。她用爱心教育改造服刑人员,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诠释了一名监狱人民警察爱岗敬业,忠于职守的风采。
教育服刑人员悔过自新
她根据服刑人员的身心特点,依法严格管理和人文化管理结合。一是严格管理,依法保障女性服刑人员合法权益。从每一个环节入手,严格规范管理,在保障服刑人员合法权益的同时,促良好的劳动意识和行为习惯的养成;二是人文化管理,维护女性服刑人员合法权益。每位服刑人员都是她牵挂的对象。哪名服刑人员出现思想情绪波动、哪个思想负担较重、哪些长时间未给家人写信亲情电话,她都会一一记在心上。对出现思想包袱的服刑人员及时进行个别谈话教育,从吃喝拉撒睡到矛盾调处,从安身到安心,步入悔过自新正轨。
春风化雨唤醒迷途灵魂
一是引导女性服刑人员树立健康心态。孙丽莉同志到监区不久,患抑郁症的华某出现自虐自杀倾向。她对其嘘寒问暖,不厌其烦地找其谈话,了解其思想动态,发现长处及时表扬,经过疏导教育,该服刑人员性格也随之开朗;二是促进夫妻双方服刑的积极改造。女服刑人员在服刑期间,远离亲情、友情和爱情,内心情感需求更加强烈。监区有十几名服刑人员是夫妻双方均在服刑。每逢佳节,她都记在心里,与对方监狱联系,拨打亲情电话架起亲情的桥梁,缓解她们对亲情、爱情的渴盼,稳定服刑人员改造情绪。吴某在民警的教育管理下,成为监区的改造标兵;三是悉心照料身患疾病的服刑人员。孙丽莉同志掌握监区每名患有慢性病服刑人员的病情,及时汇报合理处置,自觉维护监管安全。陶某患有肝炎大三阳(不在传染期),刚入监时与家人联系不上,情绪不稳定,孙丽莉同志对其特别关注,为其联系上家人,该服刑人员激动地说:“监狱警官这么关心我,真的好感动。”
促使女性服刑人员与未成年子女之间的交流,对有思想包袱的服刑人员及时进行谈话教育,掌握新情况,主动关心她们的改造,解决生活、思想等问题,妥善处理好矛盾纠纷。有些服刑人员的孩子未成年或处于青春期,有的孩子不接母亲电话或被动拿着电话不与母亲交流,这让女性服刑人员心理很纠结。孙丽莉同志经常主动与服刑人员交流“育儿经”,并用会见预谈及电话与其家人沟通,妥善处理服刑人员与家庭之间关系,也为服刑人员的子女成长尽了绵薄之力。
无怨无悔守护高墙内的平安
面对着女性服刑人员,孙丽莉同志用关怀教育感化她们,把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了她们身上。每当她们出现思想情绪波动、心理负担以及长时间未给家人写信、打电话时,她都会一一记在心上。对于她来说,自己就是她们的大家长,每位服刑人员都是她牵挂的对象。孙丽莉同志承包小组的服刑人员都说她既是管教,又是“家长”。她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用真诚关怀消除“隔阂”,与她们零距离谈心,化解她们的思想问题。对生活困难的服刑人员给予帮助;小组成员生病时,询问病情,督促吃药,因人而异采取有效的教育方式。
孙丽莉同志在平凡岗位上,用实际行动抒写忠诚和责任,用“特别的爱”教育转化并依法保障她们的合法权益。荣获2016年度“安徽省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个人”等称号。
安徽省未管所民警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每一个民警的背后都有感人的故事,虽然没有鲜花和掌声,虽然默默无闻,但她们无怨无悔地用忠诚守护着一方的平安。演绎了当代警花的别样风采,谱写了巾帼不让须眉的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