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春风行动”令的号召和省司法厅对精准帮扶工作部署,凯里监狱党委高度重视,精准发力。监狱党委书记、监狱长石军在赴对口帮扶的大塘镇新塘村指导蔬菜大棚建设期间,在省纪委第四纪检监察室正处级纪律检查员、监察员李开卉,省纪委驻雷山县大塘镇同步小康驻村工作队副队长缪凡,雷山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大塘镇党委书记张洪智等陪同下,又一次深入大塘镇对口帮扶的村寨进行新一轮的产业帮扶工作实地调研。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3月26日,在野茶飘香、村落鲜见、古树名木焕发生机的雷山县大塘镇桃江、乔王、两洋、乌勇一带,温暖的春光下尽显别样生机,草木舒展,山水含笑。
桥王村是一个具有独特的自然风光和古朴浓郁的民族风情的苗族自然村寨,位于大塘镇南部,距镇政府驻地22公里。由下寨、岩寨、大寨3个自然寨组成,现有居民169户,常住人口719人,全村有党员14名;行政区面积4210亩,耕地面积710亩,这里主要居住的村民以苗族为主,是一个典型的传统农业村寨,主要以水稻种植为主。
大塘镇离雷山县城不远,仅有20分钟的车程。然而其所辖的村寨大多处于雷公山偏远山区,山高坡陡,最远的两洋村距镇里45公里,开车大约需要2个小时。石军监狱长一行驱车在崇山峻岭间觅路前行,从刚开辟出来的“苗岭天路”基建小道盘旋一忽儿上至山顶,一忽儿下至谷底,来到雷公山腹地的桥王村。
省纪委在去年蔬菜订单收购式帮扶的基础上,总结经验,探索出“订单种植、订单收购”的长效帮扶模式,尝试定点精准产业帮扶,以“监所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促进当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种植产业转型升级。乔王村就是在省司法厅探索的精准产业帮扶模式下受益的村寨之一,是凯里监狱对口帮扶村寨,也是此行调研目的地之一。
“今年乔王村委通过生态移民搬迁和土地流转的方式,腾出近300亩的土地,全部用来种植丹参,比去年多种100多亩,州药材公司跟我们订单收购,我们有信心让贫困户脱贫,让我们老百姓尽快富起来。”在村委调研座谈会上,村支部书记余忠华说起村委的春耕计划,他信心十足。“一亩地种丹参近7000株,一株丹参花、叶、根的收成在1斤以上,按订单价每斤1元来算,一亩地产值能有近7000元收入。同时,丹参这个中药材成活率高、种植期短、产量高,花、叶、根茎均可入药,市场需求量大,可谓“全身上下都是宝。”谈到发展丹参种植规模和发展计划,余书记打开了话匣子。
精准把脉,方能找准“药方”靶向治疗。面对贫困,当地干部群众也曾尝试过发展养黑毛猪、种植中药材等,但由于技术跟不上、资金短缺、市场打不开、交通不便等原因,产业发展缓慢、效果不佳。现在以乔王村流转土地种植丹参,实施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大大提高了丹参种植的规模化、产业化和效益化,让老百姓迈向脱贫致富的道路。
在脱贫攻坚“春风行动”中,凯里监狱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春风行动”令的号召和省司法厅对精准帮扶工作部署,精准发力,成功的在新塘村建立蔬菜大棚种植产业后,又积极寻求适合当地产业发展需求的方法,全力引导对口帮扶村念好“山字经”,助力贫困农户拔掉“穷字根”。石军监狱长在座谈会上表态发言:“凯里监狱将不遗余力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春风行动”令的号召和省司法厅、省监狱局对精准帮扶工作的部署,寻求适合当地地理环境经济发展条件的项目,到我们村里投资建设;并利用资源优势,以党支部为单位结对帮扶村里因病致贫,因学致贫的贫困户,帮助困难学子完成学业,鼓励他们用知识反哺家乡。”
目前,省纪委驻雷山县大塘镇同步小康驻村工作队依托大塘镇山地资源优势,探索当地产业发展的项目,已为大塘镇引进各类适合贫困农村发展经济的一批投资项目落地,遍布各个村寨。石军监狱长一行在此次调研中现场参观了投资100余万元的乔兑村茶叶加工厂,乔王村在建黑毛猪生态养殖小区2个,咱刀村党建帮扶示范村等。
各方力量如涓涓细流汇聚大塘,形成巨大的脱贫攻坚合力,在各级政府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大塘镇汇聚脱贫攻坚合力,对症下猛药,擂响了脱贫攻坚的战鼓。
在座谈会上,大塘镇党委书记张洪智满怀信心地说:“通过去年种植收益效果的影响,今年乔王村通过移民搬迁和土地流转的方式,土地收归村委统一管理,丹参种植预计达到300亩,丹参种植收益将比去年更高。我们还要逐步把全村贫困户全部捆绑到项目建设中来,致富有门路,脱贫有盼头。”
大塘镇围绕“全民动员、全民参与坚决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的工作思路,以“决战决胜、不落一人”的决心,围绕旅游产业,积极发展茶叶产业和种养殖产业,助力全镇脱贫攻坚。“我们大塘镇紧紧抓住‘九十九’生态茶产业示范园区被列入省级100个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机遇,按照‘一园带三产’的工作思路,因地制宜,打造‘高原生态茶叶重镇’、‘黑毛猪养殖大镇’、‘天下短裙苗文化旅游名镇’,着力推进农旅融合发展。”大塘镇党委书记张洪智说,有各级部门的支持和指导,大塘人的脱贫致富梦正在一步步实现。
据悉,自从被省委省政府列为全省20个“极贫乡镇”之一,并得到省领导定点包干帮扶以来,大塘镇的干部群众众志成城,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发展新气象。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正在逐步改善。随着各路资金不断注入,一系列产业扶贫项目也纷纷落地。2017年春季攻势以来,大塘镇与贵州瓮福集团签订茶叶产业战略合作协议,计划投入3600万元新建茶叶深加工厂、茶吧、休闲茶园观光园及低产茶园改造等,不断发展壮大茶叶产业;与贵州黔贵天赐大健康集团有限公司签订丹参中草药种植收购协议,在大塘32个村发展丹参种植2500余亩;发展庭院经济,种植鸡花椒达8000余株、大肉姜达155亩;以政府扶贫项目奖补形式投入80万元扶持40户贫困户新建100平方米黑毛猪养殖场40个,全力促进全域经济、旅游发展,为老百姓的增收致富拓宽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