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事,每个人的脑海里都有难以磨灭的成长记忆,每个人的心里都有想要倾诉的欲望.....为提升监区“一监一品,一区一色”文化建设的影响力和感染力,充分发挥文化改造在教育改造中的积极作用,12月5日,昭通监狱四监区专为服刑人员创设的“慎思析己”讲坛正式开讲。
监区长文光富同志首先就“慎思析己”讲坛开讲致辞:“慎思析己”讲坛是监区着力打造“园林监区”、 “示范监区”、 “‘文化育人’监区”,探索先进文化理念影响人、熏陶人和造就人的一次尝试,同时也是打造监区文化品牌的又一重要举措。什么是“慎思析己”?就是希望今后让更多的服刑人员积极走进讲坛,通过讲述人生经历,改造心得,从中有所收获,反思过去、剖析自己、把握现在、展望未来!
讲坛第一期在一分监区服刑人员杨某《告别过去、重塑新生》的讲述中拉开了序幕,杨某十四岁初中辍学后即步入社会,受不良环境的感染,因交友不慎而染上毒品“小马”,十七岁就被抓去戒毒所强制戒毒。戒毒出去后曾决心洗心革面,远离毒品,回归正常的人生。但因外出打工又苦又累,钱又挣得不多,加上感情受挫,又开始复吸,随着毒瘾越来越大,一次吸毒开支从一百元到两千元不等,为了负担巨额的吸毒开销,他最终走上了“以贩养吸”的犯罪道路。入狱曾经顽皮无知,迷茫任性,在警官和亲人的帮助教育下,逐渐在改造中遵守监规纪律,积极参加劳动,认真参加“三课”学习,多学法律常识,争做积极改造分子,再等十多天就即将刑释出狱。通过他的讲述,流露出对自己过去所作所为的鄙视和忏悔,以及对未来新生的美好憧憬,让聆听的服刑人员唏嘘不已!
讲述结束后,监区警察教师对服刑人员杨某的讲述给予充分肯定和表扬。并引导服刑人员把杨某的犯罪经历当作一面镜子,反思自己的过去,接受既有现实,合理规划未来,就自己对人生价值观的看法及对今后生活和改造的目标开展讨论。
四监区服刑人员“慎思析己”讲坛是今年来监区文化改造的又一创新举措,今后计划每周开展一次,以形成长效机制。相信通过此项活动,定能以文化的熏陶和潜移默化的作用来陶冶真、善、美的道德情操,从而达到“以文育人、以文救人”的良好效果,营造出监区浓郁的文化改造氛围。
四监区曹志
经开展了四届,但心理情景剧表演还是第一次,服刑人员通过演绎自己在改造生活中遇到的心理问题,监区警察通过心理辅导的方式帮助其摆脱困扰,最终在服刑改造期间转变思想、端正态度、争取早日回归社会的故事,使所有服刑人员明白:每个人在人生中都会遇到很多困扰,但困扰我们的不是“困扰”本身,而是我们的思想。所以无论我们身处何地,当遇到困扰时要学会正确的面对,要学会利用积极豁达的心态去面对,这样才能在重获新生后使每一天都过得阳光、充实、有力量。
宣教科代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