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因为母亲节的到来,很温暖

时间:2019-05-20信息来源:监狱信息网作者:新疆昌吉监狱 蒋胜/文

母亲呵!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冰心《荷叶母亲》

我记忆中最早的一件事,是提着家里唯一的一把热水壶去公共食堂打开水。因为饥饿无力,失手将热水瓶打碎,我吓得要命,钻进草垛,一天没敢出来。母亲没有打我也没有骂我,只是抚摸着我的头,口中发出长长的叹息。母亲教会了儿子什么是大爱和亲情。——莫言《母亲》

我妈妈忠厚老实,她心胸宽大,不念旧恶,所以能和任何人都和好相处。

——杨绛《回忆我的母亲》

  

母亲给予孩子生命,教育孩子成人,赋予孩子物质和灵魂,母亲的意义之重要,意义之伟大,自然是不言而喻的。五月十二日,母亲节。五月,因为母亲节的到来,很温暖。处处鲜花锦簇,思念如海,感激涕零。送您一颗感恩的心,就像盛开正艳的一束康乃馨,感受到母亲如涓涓细流般深沉细腻的爱。

我的母亲几十年如一日,无怨无悔的操劳,相伴我左右。典型的贤妻良母,无论遇到任何困难,一直坚守着这个家,爱护着这个家。记忆中最美好的食物是母亲亲手做的饭菜,记忆中最难忘的是母亲年轻时工作的身影,记忆中最幸福的是母亲听到儿子获得荣誉时的微笑……。

小时候,围坐在那张小方桌前,吃饭的时候,母亲教育我们不能大声说话,嘴里不能发出“吧唧吧唧”声响,喝汤的时候不要发出“吸溜吸溜”的声音,手中的筷子要干净整洁不带残汁,夹菜时就挑自己跟前盘中的菜,不能在整个盘子里到处翻挑,米饭碗中筷子不能竖起,要平放在碗边……这是我们家里的家规,这是生活的礼节礼数。

小时候,端坐在那张小方桌前,母亲在耐心细致地督导我们学习。家里的孩子多,总是很调皮,坐不住好动,字写得歪歪扭扭,总想逃出家长的视线去到院子里玩耍。开始学习的时候,母亲总是在我们身边做“针线活”,手里“活”没落下,时不时还要提醒我们人要坐直,笔要拿稳,字要写正……“坐有坐相,站有站相。”这是我们家里的家训,这是生活的言传身教,母亲的一言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

这么多年,不管走到哪里,每每想起母亲,总有一个画面出现在我的脑海里:上学的时候,每天早上要从家骑自行车去五公里外的昌吉州二中,母亲每天早早起来给我生火做饭,厨房中忙碌的背影,消瘦而单薄、亲切而温馨、坚毅而伟大,我在小方桌前默默地背诵着《背影》的片段……这幅画面深深印在我的脑海中,总有一种幸福的感觉。任劳任怨是她为整个家庭贡献无私而博大的胸怀,这是我们家的家风,它不随时间流逝而暗淡,不随物境的变迁而衰老。

母亲经常对我们讲:“人要有敢于吃苦的精神,没有过不去的坎,没有爬不过去的山。遇到困难,咬紧牙关,一定能过去。”家里孩子多,吃穿住行要解决,都要去上学。窘迫的家境,仅靠母亲微薄的工资维持生计,生活的重担落在她柔弱的肩上。用煤气灶烧水做饭,米饭用大碗搁在锅里蒸,馍馍就要去食堂用饭票去买,生活的艰辛与苦涩的日子未能压倒她瘦弱的身板。

母亲年轻时,中国人民解放军7555工厂总务科一名普通职工,划玻璃、刷油漆,打扫卫生,招待所管理员,负责后勤保障工作。母亲很勤快,水房里总有她的身影,不停地洗床单、被套、枕巾、沙发套,单筒洗衣机用的时间长了,转起来慢吞吞,起不了作用,她就用搓衣板双手使劲搓揉。不管春夏秋冬,洗衣粉用的少,还是那块长条黄色劳保肥皂,打一下,搓一下,变小了,用短了,攒起来。用开水泡在盆子里,融化汇成一盆呈黄色的肥皂水,勤俭、节约就是她的本分。冬天里的水房,不算太冷,母亲养了许多花,盆栽的,大的、小的,开得很艳。透着窗外的阳光,显得格外温暖。物随人走,相由心生,那些盛开的花儿伴随着她,走过一年四季,寒来暑往。

经历了艰苦岁月的我们,更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母亲系山东人,包一手好吃的饺子。每逢周末都会包顿饺子给家人。后来,我在外上学,在异地工作。吃母亲亲手包的饺子越来越少,常常想起母亲的饺子。于是每次回家休假,她会变着花样的包饺子给我解馋。白菜肉馅儿、萝卜牛肉馅儿、洋葱羊肉馅儿、韭菜鸡蛋馅儿,还有各种时令蔬菜馅儿的。再说说佐料,做好的饺子佐以香油、蒜汁儿、油泼辣子、陈醋,怎一个香字了得。看着家人吃的津津有味,母亲会自豪得喜上眉梢。

那年休假完即将踏上回单位的路途,母亲执意要来送我。昌吉邮局飞马转盘东南角,开往乌鲁木齐的车站。母亲提着袋子,里面装着几瓶腌制好的辣椒酱和昨日预留的红烧鱼,两手提的都是。她还斜挎一只手提包,瘦弱单薄的身体,在此时显得是那么的沉重。车上车下,提运东西,一个单薄瘦弱的身影在庞大的车型中穿梭,显得是那么渺小。看着母亲移动的身影,看着赶车匆忙的脚步,有一种酸楚的滋味涌上心头,一直看着那辆车驶出车站,视线没有离开过远去车站上的身影……。母亲那原本黑亮的秀发过早地被岁月染白了,原本细弱的脸过早地被时光刻上了痕迹。

背影里,浓缩着一种亲情,一种情怀,一种牵挂,一种割舍不下的依恋,更是一种子女因父母付出的愧歉。车站上的背影,渐离渐远,久久挥之不去,定格在那一瞬间,就像拉着长线的风筝,飘散飘远,这一头牵着挂念,那一头系着寄托,彼此割舍不下,难舍难分。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诗的意境诠释了全天下母亲的心。一颗母爱的心,总是寄托着一个家庭全部的爱。

母亲操劳半辈子,把我们养大,等到成家立业,还要为我们带小孩、做家务,分担现实的压力。母亲的爱不仅无私的奉献在我们身上,还延续到下一代,再累、再苦、腰再酸,都能熬一熬,顶一顶。

随着岁月的流逝,母亲的腰身已不再挺拔,母亲鬓边的白发越来越明显,母亲的脸上爬满了皱纹,平凡的日子里,她有一双永不知疲劳的手。母亲的那双手在磨砺中变得干枯,粗大而突出的关节就像突兀的老树疤,手掌间沟壑纵生布满深浅不一的纹路和大小各异的老茧,皮肤像一层油豆腐皮那样薄薄的皱皱的,一条条突起的青筋显得格外扎眼。

母亲的手勤劳灵巧,充满神奇与力量——调试油漆粉刷桌椅依尺竖划玻璃的那双娴熟的手;和泥搬砖搭建菜窖的那双厚实的手;擀皮包饺子沾满粉面的那双利落的手;揉洗衣物充满肥皂味道的那双干净的手;家务活全盘包揽不怕吃苦的那双勤劳的手;依偎双臂哄睡孩子们那双慈祥的手……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母亲的那双手不再娇嫩,长满老茧,布满裂痕,见证了孩子们的成长。手上的裂纹,流淌出幸福的温度,是孩子们成长的履历,更是儿女们心头那一种说不出的滋味。

母亲的那双手,是把雨伞,于寒风为我守护,帮我抵御雪雨;

母亲的那双手,是架梯子,在脚下为我积淀,助我不断进步;

母亲的那双手,是条戒尺,用刻度为我提醒,促我历练成长;

母亲的那双手,是座灯塔,以光亮为我指引,照我幸福人生……。

母爱似水净明清,亲情如花香沁心。母爱如佛,慈祥、神圣、圣洁、广博、无私……。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因为这些爱,生活才变得如此幸福和温馨,因为这样的爱,眼中的世界是如此的美好。

羊羔跪乳,乌鸦反哺。孝敬老人是我们做儿女应尽的义务,您的身体健健康康,是对我们子女最大的支持。尽心尽力地照顾好母亲,让年过七旬的母亲安度好晚年。有老人,有家,有爱,无论多么的辛苦和劳累,都是幸福的。祝愿天下所有的母亲健康快乐,您辛苦了,有你我们很幸福!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