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披战袍忘胭脂,战疫玫瑰分外红。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战役打响以来,在董村戒毒所,有一群铿锵玫瑰她们冲锋在前,坚守战位,虽然年龄有大小、岗位各不同,但她们都用柔弱的娇躯擎起了忠诚和担当,用坚守和奉献书写了壮美诗篇,她们是“最美逆行者”,是戒毒所里最靓丽的风景。
她们是善打硬仗的“战斗员”
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
她们身为女儿身,却有着男人般的豪爽和坚韧。疫战以来,她们逆行而上,冲锋在前,用“舍我其谁”的气概,用女性特有的认真和细腻筑牢了自己坚守的阵地和防线。乔琪和冯东霞二人第一批进入封闭管理区执勤作战,用行动书写了“警察蓝+天使白”的担当;闫晓俊、张艳阳、杨红云、李萍四名医护人员坚守场区“第一哨卡”,严把“第一道防线”;护士郑雪妮果断放下尚在哺乳期的孩子,毅然决然地投入到了隔离备勤战斗;王晓娟、樊俊丽二人,深入排查,跟踪管控,用脚步丈量着每一份责任;管理科的王惠梅和姜龙丽,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用心用情做好防控办的每一项工作;警戒科的景粉红、薛艳玲等人,无论是在门卫还是监控值班,都做到了尽职尽责,在岗一分钟负责六十秒;办公室的周红琴、师苗青,第一时间处理来文来电,做到了上情下达、高质高效,闫伟华严格公章管理,确保开出的每一份证明都真实无瑕……她们每个人都独当一面,用行动书写了“娘子军”的别样风采。
她们是营造氛围的“宣传员”
疫战宣传,最能安抚人心,激扬斗志。政治处的杨红娟、张会明二人被抽调为防控办宣传报道组成员,她们以笔为“疫战武器”,深入采访,挖掘素材,《抗疫面前,戒园党旗分外红》《“疫”战风景线:党旗红 警察蓝 天使白》《老骥伏枥,书写临退前最美一抹彩霞》《心执善念,常做“幕后英雄”》等一篇篇佳作凝聚了她们的大量心血,有力传播了场所正能量;温亚丽、张姣等志愿者,走街串巷,在场区显要位置粘贴疫情防控有关知识和场所有关防疫规定,四处散发“防疫抗疫小知识”、防疫“三字经”等宣传资料,唤起了大家的众志成城。她们是播种机,是燃灯者,给大家点燃了信心和力量。
她们是场所环境的“保洁员”
特殊时期,环境卫生不仅是一个场所的“窗口”和“门面”,更是防疫抗疫的主阵地和主战场。战疫以来,行政科的女职工不辞辛苦,恪尽职守,用别样的付出和劳作筑牢了场所的“卫生防线”。办公大楼保洁员李文平,每天按时给楼道开窗通风,楼道、楼梯、厕所等角角落落一天两打扫,往往是墩了又墩、擦了又擦,特别是实行工作餐盒饭分餐制以来,办公大楼里的垃圾一下子增长了数倍,她每天来回清运得跑好多趟;清洁队的郑芍叶、李凤英等保洁员,每天天刚蒙蒙亮就开始清扫场区主干街道,用高度责任感打扫好自己的“责任区”,从无偷懒,从无懈怠,默默扮演了“场所美容师”的角色。
她们是满腔热情的“服务员”
疫情有需要,服务不间断。疫战期间,有的女同志虽不能亲临一线,做出明显贡献,但她们在后勤岗位同样默默奉献着自己的光和热。财务科的李淑菊、柴姬梅、胡小晋等人,竭诚做好各种财务手续,为大家提供有力的“财务保障”;职工食堂的会计宁军霞,除了亲自动手打包盒饭外,还积极主动征求意见,协调督促食堂变着花样为大家调剂伙食;行政科的张梅、孙建红,虽然不在上班“圈定名额”,却随叫随到,及时帮大家解决购电购气充卡问题……
疫战面前,女本柔弱,有责则刚。戒毒所里还有很多像她们一样的女将,她们用柔弱的肩膀扛起心中的责任,用爱心传递着温暖和力量,让我们为戒毒所里的“铿锵玫瑰”点赞,守望云开雾散春暖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