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乌兰牧骑+传统文化”激发刘某矫治内生动力

时间:2020-03-25信息来源:监狱信息网作者:内蒙古五原戒毒所郝雪梅

一、案例基本信息采集

案例类型:综合教育矫治案例

案例报送时间:2020年2月3日

供稿:五原戒毒所郝雪梅

审稿:五原戒毒所

搜索主题词:法治乌兰牧骑传统文化激发矫治 内生动力

二、案例正文采集:

“法治乌兰牧骑+传统文化”激发刘某矫治内生动力

【内容摘要】:中国传统春节,显示中华民族独特的生存方式、生活智慧、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蕴涵着中华民族和族群文化生命的密码和特有的精神文化标记,承载着中华民族上万年活态文明史。戒毒所以弘扬传统文化为矫治戒毒人员“三观”切入点,以法治乌兰牧骑为节日宣传手段,既要积极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实践、重塑戒毒人员灵魂、使其重新确立良好的道德价值体系,又要整合资源、多方联动、确保“法治乌兰牧骑”外因引导取得实效。中华传统文化与法治、音乐疗法结合矫治时,戒毒场所既要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发扬法治乌兰牧骑精神,推动所区文化建设,又要因人施教,一事一策。要积极寻找激发戒毒人员戒除毒瘾的内生动力,正确的法治观念、赏心悦目的音乐戒治、寓教于乐的年节活动、健康可口的春节美食、谆谆教诲的戒毒矫治、苦口婆心的亲情帮教,组成了戒毒人员治疗体系的综合合力。戒毒人员通过自我反省,总结戒毒心得,民警通过个性表现出的问题入手,进行综合分析,再由面到点、由表及里地掌握戒毒人员的生理变化和心理变化,寻求行为表现根源,及时给予针对性教育矫治。本案例从传统文化的精神洗礼、法治、音乐疗法相配合的矫治信念确立、综合矫治合力融合冲击、激发内生矫治动力等层面阐述了综合矫治过程。是显示“法治乌兰牧骑”与传统文化综合作用下的矫治范本。

关键词:法治乌兰牧骑传统文化激发矫治 内生动力

正文:

一、案例背景

戒毒人员L某,男,59岁,家住巴彦淖尔市,大学学历,毕业于某艺术学院,后一直从事音乐编剧、演奏等工作,2019年4月被送到五原戒毒所接受强制隔离戒毒,两次戒毒人员,家庭成员有妻子、儿子,身体健康,身高178cm,体重80kg,方脸,被公安机关抓获时,体内有异物,后投送所内入院观察顺利排出。

自述:多年从事音乐工作,接触的人也是三教九流,由于常常在娱乐场所演出,常常看到吸毒人群的反常怪像也是觉得没什么的,后经不住吸毒哥们的一番引诱,就开始哈上了毒品,吸毒之后,才知道欲罢不能,一天不抽就难受的要命。为此,妻子、儿子多次劝导,自律意识太差,自我感觉也许是没找到好办法,始终没戒了。

二、案例基本情况

(一)矫治方案制定

1、基本状况分析:戒毒人员刘某听闻警察在抓捕他,就急匆匆的吞了打火机,企图通过吞食异物来逃避被强制隔离戒毒。考虑到刘某是二次强制隔离戒毒人员,有反矫治经验,分析刘某的个性情况,代表着相当一部分初到场所,并且曾经在社会上小有成就人员的共性特点。他们有过自己的辉煌,或名或利。入所前,他们受人尊敬,一呼百应,入所后,作为被管理者需要谨言慎行;入所前,他们身边都是所谓的上流人群,入所后,则与他们眼中的三教九流共处一室。强烈的现实反差,会使这群戒毒人员在心理上产生巨大变化,对戒治场所及身边的戒毒人员产生强烈的抵触情绪。如果不能及时干预,势必会使他们脱离于戒治群体,难以真正安心戒治。

2、对症矫治方案制定:根据戒毒人员刘某特征,所内制定了音乐戒治疗法、赏识教育、法治引导的综合矫治对策。在日常管理教育的基础上,从传统文化教育入手,根植中华传统美德。摆正三观,遵守法律,养好心态,筑牢决心。

(二)具体实施

1、摆正三观,遵守宪法。帮助戒毒人员刘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让其自觉产生对吸毒的耻辱感。首先进行入所教育,用课堂教学中,中华传统教育、国学教育的美德熏陶,辅助以宪法普及、禁毒法解读,从吸毒的危害讲起,结合历年来戒毒现身说法案例,使其树立摆正三观,遵守法律的认知基础。

2、赏识教育,点燃希望。入所教育之后,针对其音乐特长,加以赏识教育,包组民警杨某某积极联系法制科工作人员,鼓励其进行所歌创作,队内民警积极为其提供辅助工具书、引导其实现个人价值,原本万念俱灰的刘某的心重新被点燃,经过一个多月的反复斟酌,由教育矫正中心刘主任、法制科温科长作词的、戒毒人员刘某作曲的所歌诞生,所歌《造就新人的地方》被所里各部门联合审定,合格过关。戒毒人员刘某也在队内民警的鼓励下,对自己戒毒矫治迎新生有了更好的规划。

3、谆谆善诱,重拾信心。队内民警的谆谆善诱,使其对戒毒矫治不再那么排斥,从最初的吞食异物企图逃避,到现在的积极接受矫治,队内民警、教育民警、心理辅导民警、法制科、管理科都发挥着积极的引导作用,更让他感动的是,宪法宣传日,所内组建,由其积极指导训练的法治乌兰牧骑的精彩亮相获得了全体民警的一致肯定。更有戒毒所的所长鼓励其发挥特长,争取戒断毒瘾,赢得一个更大的人生舞台。戒毒人员刘某感慨的说:“仔细想来,民警教育都是为了咱好,害怕强戒,解决不了问题,只有安心矫治才能好好回归家庭、回归社会。”

4、法治弘扬,音乐戒治。为进一步丰富戒毒人员文化生活,营造和谐向上的矫治风貌,五原戒毒所的戒毒人员“法治乌兰牧骑”小分队正式组建,其作为“法治乌兰牧骑”的演奏指挥,每天指导小分队进行法制栏目的排练,歌唱所歌、歌唱爱国歌曲、歌唱禁毒歌曲,演出戒毒小品、排练禁毒音乐剧、情景剧,每天忙忙碌碌的法治乌兰牧骑的彩排,让戒毒人员刘某感到生活无比充实,在喜闻乐见的音乐戒治作用下,法制宣传、禁毒宣传、预防艾滋病、鼠疫宣传、年节传统文化宣传、爱国宣传也在潜移默化中入脑入心。

5、年节将至,亲情帮教。腊月时节,天寒地冻,“法治乌兰牧骑”戒毒人员小分队也排练的热火朝天,年节将至,结合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年节文化,民警抓住契机,利用其亲属来探视的时机,动员家庭帮教,完善亲情,最大限度多管齐下达到矫治取得实效。其透过探视窗口,看着妻子、儿子,泪流满面,妻子说:“只要你戒了毒,咱们以后好好过日子。”儿子说:“爸爸,我们都等你戒毒归来,将来还要你抱孙子、哄孙子哩。”其哭着说:“我以前伤了你们的心,这次我一定要成功戒毒,重新做人。”

6、传统文化,涤荡心灵。2020年迎新春期间,戒毒所组织丰富多彩的迎新春系列文化活动,举办文艺演出、座谈联欢、茶话会、春节聚餐、扑克棋类游戏、秧歌健身锻炼等等活动,民警鼓励其积极参与其中。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民族生存发展、国家繁荣振兴的精神支柱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其在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参与演奏和喜庆氛围熏陶中,潜移默化地接受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接受健康的文化观念和价值标准,爱国、爱家的情怀被充盈。

7、孝行天下,善变美丑。民警引导其从“大海之水可量尽,父母之恩难报偿”“难量大海水,难报父母恩”“父母为生命之根,师长乃智慧之源”“孝亲得福报,尊师开智慧”“勤俭为持家之本,忠孝为齐家之本”“忠孝家风正,留福与子孙”“儿不嫌母丑、子不嫌家贫”等名句中体会孝道文化内涵,体会做人的成功和责任。从人生观、价值观、认知观出发,分辨是非、善恶、美丑,弘扬正能量,改变自己狭隘认知,修复亲情,从在精神强大自我上抵御毒品的诱惑。

8、励志戒治,音乐为辅。音乐可以成为一个人自我表达的媒介,丰富自我情感和促进自我成长的途径。在集体的音乐活动这种安全而无威胁的人际环境中,戒毒者可以通过音乐的语言因素和非语言因素的途径来自由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和意念、思想。在音乐治疗中使用的各种音乐活动可以适应各种不同文化水平的戒毒者,使他们能够在音乐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五原戒毒所开展音乐戒治尝试,就是通过励志、爱国、禁毒、所歌等正能量满满的戒治手段,把正念导入戒毒人员内心,以拨乱反正的曲调、日积月累的洗涤,净化戒毒人员内心,戒毒工作本就不是一层不变的,励志戒治、音乐为辅,也是促使戒毒工作取得实效的手段之一。戒毒人员刘某爱好音乐,在戒毒所的正向引导下,励志、上进、爱国、守法等等正能量的教育矫治作用下,戒毒决心日益坚定。其自编的小品《妈妈的期盼》在迎新年文艺演出中,引发戒毒人员共鸣,喊出了戒毒心声。

三、案例思考

(一)法治乌兰牧骑与传统文化结合矫治时,戒毒场所既要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发扬法治乌兰牧骑精神,推动所区文化建设的需要,又要因人施教,一事一策。其中注重传统文化是传统美德的核心育人体系,通过弘扬美德,营造正气,鞭挞丑行,谴责邪恶,使戒毒人员长期置身于一种抑恶扬善的氛围中,会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自觉不自觉的祛除和抵制不良意识及言行,养成积极向上、向善的良好道德习惯。同时,戒毒人员既是违法者,也是毒品最直接的受害者,同时又是病人,虽然在生理、心理方面有着许多相似之处,但因社会经历、文化水平、道德水准、生理心理个性特点等不同,又有其特殊的个性,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普适性教育矫治的时候,更应承认并尊重戒毒人员个体差异,只有通过个性表现出的问题入手,进行综合分析,再由面到点、由表及里地掌握戒毒人员的生理变化和心理变化,从而寻求行为表现根源,及时给予针对性的教育矫治,这样才能贴近戒毒人员实际,始终把握教育矫治工作主动权,提高矫治实效。

(二)法治乌兰牧骑与传统文化结合矫治时,戒毒场所既要积极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实践、重塑戒毒人员灵魂、使其重新确立良好的道德价值体系,又要整合资源、多方联动、确保“法治乌兰牧骑”外因取得实效。戒毒人员之所以吸毒,就是法律意识淡薄,道德标准扭曲,要想从根本上矫正恶习提高矫治质量,不能仅靠法律的威慑和惩戒,必须借助于道德和良心的感化力量,发挥道德约束的自觉性与感召性,使其从被动的接受转变成主动的趋善避恶与崇德尚助。“法治乌兰牧骑”是戒毒音乐戒治中的一种,也是戒毒工作适应社会、时代与形势发展要求的一种戒毒新方法,结合当前戒毒形势,戒毒工作必须要破除僵化、单一、线性思维和习惯性思维模式,打破以往封闭保守和模式化固定化的状态,要寻求多方支持,可以广泛吸纳社会的人力、物力、财力、信息、教育等资源,实现与社会、家庭等系统的对接与融合,构建良性循环,聚合成强大的教育矫治合力。必要时,可以多管齐下,找到克制毒瘾的有效“解码密匙”,增强戒毒矫治内生动力,从而达到药到病除的良好戒毒效果。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