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坚决打赢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进一步做好涉黑涉恶罪犯分类矫治试点工作,英山监狱积极开展内容丰富、方法多样的矫治工作,有效提升教育改造质量。
一是强化全面摸底,找准“症疾根”。矫治前,教育改造、狱政管理、刑罚执行等业务部门协同作战,从监管系统统计涉黑、涉恶类罪犯的信息,并进行提取、归类和汇总,形成“一人一档”、“一人一策”。
二是强化调研分析,把好“问题脉”。采用个别访问、现场观察、开会调查、查阅资料等方法开展调研,根据花名册进行研判分析,形成专项汇总表,对数据进行归类、汇总,对罪犯的年龄、犯罪情况、地域等情况进行初步统计分析,形成评估报告。
三是强化心理测试,开出“诊断书”。以分监区为单位,开展针对涉黑、涉恶罪犯的心理测试,并将测试结果形成报告分类汇总。
四是强化专题教育,补上“思想钙”。邀请律师录制专题法制教学视频,开展集中法制教育活动;聘请大学教授举办文化讲座,开展中华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革命历史观教育,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道德观、价值观。
五是强化心理矫治,挂好“专家号”。聘请心理矫治专家举办讲座,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犯罪危害教育,并对在心理测试及团辅中发现有心理问题的罪犯开展危机干预、矫治攻坚。
六是强化结对帮扶,打下“攻心剂”。结合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分批开展家访及与地方司法局进行结对共建,适时开展亲情帮教活动,争取以社会及家庭帮教的力量触动、教育、感化罪犯。
七是强化行为养成,祛除“顽疾灶”。以分监区为单位,开展对照扫黑除恶斗争15种情形查摆罪行,严格开展行为养成教育,打消罪犯掩饰个人行为、单纯纵向对比罪行、以团伙罪行为推脱的错误思想。
八是强化宣传保障,打好“动力针”。通过育新电视台、教育专网致新网、监狱小报《铸魂报》等加强宣传力度,营造浓厚氛围;探索对参加矫治的罪犯,在工时考核上予以适当补助,解决其后顾之忧,提高参与积极性。
九是强化社会合作,疏通“中梗阻”。加强与中专技校等社会职业技术培训单位合作,开展劳动职业技能培训;与地方劳动就业管理机构合作,举办就业推进会。通过“一站式”就业服务,帮助其重新融入社会,有效降低复犯率。
十是强化适应教育,吃下“定心丸”。适时利用监狱出监模拟实训中心对临释罪犯开展办证、取钱等社会适应性项目培训,消除出监“恐慌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