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监狱:以青春之力擦亮“青”字招牌

时间:2021-08-04信息来源:监狱信息网作者:陈聪劲 林德山

为进一步做好监狱“一支部一特色”党建工作,近期,泉州监狱联合泉州团市委,以二监区为试点,结合监区青年民警多、工作热情高的特点,打造“青”字系列特色品牌。

“青幼”关怀,用陪伴弥补缺位 

疫情防控以来,监狱民警因长期封闭执勤、连续作战,对家人的亏欠、对孩子教育缺位成为民警心中的痛。

为增进民警与孩子之间情感交流,泉州监狱在二监区启动“青幼”关怀系列活动。通过组织民警子女参加泉州市“少年军校”暑期夏令营、“红领巾心向党 争做新时代好队员”庆祝“六一”等系列活动,进一步丰富民警子女的课外生活。组织监区民警及其子女开展“法伴成长 守护青春”法治教育,开展参观泉州市青少年社会保护中心等课外活动,让警宝在与父母陪伴中树立独立自强、奋发有为的思想观念,提高安全自护能力,促进亲情升温。在12355青少年热线上,开通民警青少年子女心理舒压专线,通过一对一的心理访谈缓解孩子们的内心压力和负面情绪,解决民警的后顾之忧,使他们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

“青木”教育,让新生欣欣向荣 

为了让罪犯技术教育培训跟上新时代,避免与社会脱节,泉州监狱二监区青年党员民警成立就业技能指导团,并借助泉州团市委“青木”职业技能培训计划,引入社会专业培训机构,着力帮助临近刑满释放罪犯进行再就业技能学习。

结合就业形势,二监区以新职业“直播销售员”为切入点,开展直播带货模拟实训课程,进一步扩展临释罪犯的就业视野,增强其就业信心,打通罪犯与社会的“最后一公里”。

根据临释罪犯的性格特点和个人兴趣,二监区还开设了多样化培训课堂,引导具备特长的罪犯参加金融知识、模板设计、摄影基础等课堂教学。积极采用情景模拟及实操演练方式,帮助临释罪犯进行职业技能训练,培养其就业自信,稳步推进其回归社会的适应水平。

二监区针对罪犯法律知识空缺等短板,在出监教育之际,开展“以案普法”、《民法典》运用系列宣讲活动,通过真实案例引导罪犯端正个人劳动态度,树立吃苦耐劳、正当本分的就业观和择业观。

“青护”行动,让温暖跨越高墙 

泉州监狱二监区将青少年保护行动作为党史学习教育、队伍教育整顿中“我为群众办实事”的重点项目,对监区内的罪犯未成年子女信息进行摸底,结合泉州市“希望工程”、市级“青年文明号”、青商会、光明之城青少年事务社工、青年志愿者协会等团属公益资源及社会力量,探积极索“政府+社会+社工+志愿者”的罪犯未成年子女关爱保护服务新模式,建立科学化、规范化、常态化帮扶机制。

对家庭贫困、存在严重心理障碍的罪犯未成年子女,二监区民警志愿者通过建立心理疏导、就学辅导、法律援助普法教育等互助体系,以及12355青少年权益服务专线,进行早期干预帮助,在学习和生活中给予及时长期的帮扶。

三“青”活动,擦亮了“青”字招牌,形成了泉州监狱二监区的党建工作新特色,成为了监狱“一支部一特色”的有效载体。

来源:福建省监狱管理局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