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教育适应期戒毒人员开展团体辅导增强环境适应能力的矫治案例

时间:2022-05-27信息来源:监狱信息网作者:临汾戒毒所任孟贤

按照司法部全国统一戒毒工作模式实施方案,以及山西省戒毒管理局教育戒治工作标准化建设活动的相关要求,山西省临汾强制隔离戒毒所对完成生理脱毒,并通过转区流转诊断评估进入教育适应期的戒毒人员,开展不少于一个月的入所适应性教育及行为养成教育,继续缓解和消除稽延性戒断症状、恢复生理机能,帮助戒毒人员尽快熟悉场所环境,顺利适应戒治生活。本文以在教育适应期戒毒人员中开展的一系列环境适应团体辅导为例。辅导的主题是:“适应新环境 融入新生活”,共24名男性戒毒人员全程参与。使用的活动用具有A4纸(每人1张)、中性笔(每人1支)、大白纸、白板笔、多媒体、音响、音乐、多种颜色的小方形纸若干(每张纸分别剪成四小块彼此能相互吻合的形状)。活动共分五次开展,每隔一天开展一次,每次时间为90分钟左右。活动地点在收治大队教室。

第一次活动:营造氛围,形成契约。

本次活动按照“大风吹”“捉泥鳅”“团体契约”“畅谈感受”“布置作业”几个步骤开展。首先,咨询师先向大家介绍本系列团体辅导的主题、意义及用时等。随后组织大家做破冰游戏“大风吹”和“捉泥鳅”,通过破冰游戏使大家减少了焦虑、紧张等负性情绪,营造出浓厚的辅导氛围,调动起参与积极性。接着,咨询师拿出一张大白纸,组织大家针对以后几次团体辅导中的纪律要求、时间安排、保密原则、完成作业等诸多事项进行商讨,邀请一名戒毒人员执笔,在大白纸上把商讨结果写出来,形成团体契约书,所有成员集体约誓。最后,逐人分享参加本系列团体辅导活动的感受、体会、建议、期待等,咨询师做以总结。活动结束前,布置作业、分发《团体活动心得记录表》,并宣布下次团体辅导主题、内容、时间、地点及注意事项,然后结束团体。因后面几次团体辅导都有“畅谈感受”和“布置作业”环节,为了避免重复,以下几次活动记录中不再一一赘述。

咨询小结:此次团体辅导给戒毒人员营造出一个融洽、安全的氛围,大家能敞开心扉,畅谈想法和期待,形成了团体契约书,为后面几次团体辅导奠牢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次活动:相知相识,熟悉彼此。

本次活动按照“对对碰”“滚雪球”“棒打薄情郎”“畅谈感受”“布置作业”几个步骤开展。首先,播放《相逢是首歌》背景音乐,戒毒人员面带微笑在教室自由漫步,尽可能多地和其他人握手,并说声“您好”,看谁在有限的时间内握手最多。当咨询师说:“停”,每一位戒毒人员和正在握手的人成为一组,围绕“姓名”“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家庭情况”相互介绍。随后,将戒毒人员分成3组,8人一组围圈而坐,每人用一句话介绍自己,这句话包括:姓名、年龄、家乡、自己的两个优点或个性特点。当第一位戒毒人员介绍完后,后面的每一位都必须从第一位开始说起(例:我是坐在来自XX地方的多少岁的性格活泼开朗的爱好音乐的XXX右边的XXX,我来自XX地方,今年多少岁,我爱好XX),一直到第八位戒毒人员结束,促使每名戒毒人员注意力集中,并协助他人表达完整正确信息。最后,所有人围圈就座,心理咨询师手执报纸卷成“棒子”,并喊出一位戒毒人员的名字,被叫者左右两侧的戒毒人员要迅速站起来,否则由咨询师给与当头一棒以示惩罚,反复多做几次,直到大家熟悉彼此的名字。

咨询小结:本次活动戒毒人员能全身心投入,积极参与互动,通过语言交流与非语言观察,达到相互认识,增进了解,不知不觉记住他人的信息,自己的优点也被他人不断强化,增强了自我认同感。

第三次活动:有缘相识,我说你应。

本次活动按照“按摩操”“我在哪儿”“我的靠山”“畅谈感受”“布置作业”几个步骤开展。首先,戒毒人员围圈做按摩操,后面人把双手搭在前面人的双肩上,咨询师数“12”,戒毒人员数“34”,一直数到100,戒毒人员一边数数,一边用双手轻拍前面人的双肩。接着,在欢快的背景音乐下,咨询师要求戒毒人员到场地中央的盘子里选取一张自己喜欢的纸片。根据自己所选纸片的颜色与形状,到群体中寻找能与自己图形吻合的“有缘人”。找到 “有缘人”后,两人坐在一起,相互介绍,并找出彼此间三个以上的共同点。相互介绍完后,全部成员交流分享。紧接着做“我说你应”活动。咨询师提问“如果在座的其中一个人遇到了困难,需要得到大家的帮助,你们会真诚地帮助他吗?”等大家齐声回答“会”的时候,咨询师让所有人面朝外面,闭上眼睛,做放松训练,想一下最近让自己最不舒服或最痛苦的事。邀请一名戒毒人员站出来,与这个圈的每一个人述说一件自己感觉最不舒服的事,听到的人一定要有回应,要和每个人都说,一圈下来后,按照顺时针方向再出来一个人,一直轮下去。

咨询小结:本次活动戒毒人员通过游戏体验主动交往的乐趣,并且在交流中发现共同爱好,寻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在彼此的交流中达到了情感共鸣,并获得了支持与尊重。通过述说自己内心的痛苦宣泄了自己的情绪,同时从别人的回应中获得了积极的力量。

第四次活动:探索方法,克服困难。

本次活动按照“多元排队”“八仙过海”“畅谈感受”“布置作业”几个步骤开展。首先,全体戒毒人员围成一个圆圈,面向圆心站立。咨询师宣布规则:当咨询师说“排队”时,大家根据某一特征调整自己的位置,在调整过程中,不允许有语言交流。第一次按个子高矮排队;第二次按出生年月日顺序排队;第三次按体重排队。每次排完后,都通过说出自己的身高、出生日期和体重数来检查是否有人排错队,排错的戒毒人员需要说明理由,大家一起帮助澄清。对排错队的戒毒人员,咨询师帮助其分析排错队的主观原因,引导各位认识到开放自己与人交往的重要性。接着,组织大家做“八仙过海”游戏,要求每个人用不同的方式从教室一端走到另一端,可以利用身上任何器官,但不能携带用具,每次只能过一个人,前面用过的走路方式后面人不能再用。咨询师引导大家认识到在今后的戒治生活中,也许会遇到许多困难和挫折,但因为有戒毒所民警和其他戒毒人员一起想办法,一定能找出解决困难的办法,帮助大家渡过难关,增强了戒毒人员的戒治信心。

咨询小结:此次活动帮助戒毒人员寻找出一个更加客观、真实的自我,消除了对自己过高或过低评价,同时增强了面对困难与挫折的勇气和信心。

第五次活动:了解环境,寻求支持。

本次活动按照“拍拍操”“我的期望”“我的未来不是梦”几个步骤开展。首先,跟着音乐节奏做拍打操《头拍肩拍》,营造出轻松愉悦的辅导氛围,接着,从一名戒毒人员开始,依次讲述自己入所这几天的感受和体验。通过分享一方面放松戒毒人员的情绪,另一方面也通过倾听别人的分享加深自己对戒毒环境的认识。尤其是对于一些二次强戒以上戒毒人员的分享,咨询师多引导他们讲出以前的强戒体验。紧接着,从一名戒毒人员开始,分享入所以来身边人对自己关心的一件具体事情,引导戒毒人员认识到强制隔离戒毒所、大队民警、医务人员、教育科民警对其身心的关爱,提升了融入戒治环境的积极主动性。最后每名戒毒人员谈一下自己对强制隔离戒毒生活的期望,分享自己没来戒毒所以前的感觉,以及听了别人述说后的感觉。通过分享自己的期望,观察他人的期望,消除一些不切实际的想法,正视现实,适应环境。最后咨询师勉励大家活在当下,尽快找到心理平衡点,安心戒治,相信未来不是梦。最后所有人围圈,手拉手,举过头顶,一起哼唱《我的未来不是梦》,结束辅导。

咨询小结:本次活动帮助戒毒人员正确认识强戒环境,了解戒治环境,寻找和发现了自己的心理支撑点,扩大了心理能量,增强了环境适应能力。

山西省临汾强制隔离戒毒所通过在教育适应期戒毒人员中开展此类团体心理辅导,帮助戒毒人员减少了焦虑、抑郁、紧张等负性情绪,提升了心理健康水平,掌握了一些有关心理调节,适应环境的方法和技巧,戒毒人员能够尽快找到心理平衡点,调节好心态,改变了错误认知,环境适应能力明显增强。咨询师在与戒毒人员交谈中,他们都能报着“既来之,则安之”心态安心戒治,相信自己能够尽快适应戒毒所环境,处理好戒治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表示要珍惜机会,远离毒品,重新做人,以积极态度迅速投入到正常的戒治生活当中。通过此案例,心理咨询师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开展好新入所环境适应团体辅导是个体心理健康发展的需要

适应是个体积极改变自己生存的环境或者改变自己原有的状态,以获得需要的间接满足的过程。适应能力是人类战胜自然,改造社会,改造自己的必备素质。戒毒人员到了戒毒所,周围的环境发生了变化,他们必须不断调节自己的心理和行为才能适应这种变化。在教育适应期开展类似的环境适应主题团体辅导,能帮助戒毒人员面对现实并以积极的态度适应环境,情绪稳定乐观,保持良好心境,尽快融入到戒治生活中。

二、开展新入所环境适应团体辅导是全国统一戒毒模式实施的需要

全国统一戒毒模式对生理脱毒期、教育适应期、康复巩固期、回归指导期的工作任务和工作目标都做了明确的规定和要求。在教育适应期戒毒人员中开展环境适应主题团体辅导是一项必不可少的环节和教育内容。戒毒所民警一定要结合场所实际及戒毒人员自身状况,深入扎实地开展好此项工作,推进全国统一司法行政戒毒工作基本模式有效实施,进一步提升教育戒治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专业化和实效化水平。

三、开展新入所环境适应团体辅导是维护场所安全稳定的需要

戒毒人员从相对宽松自由的社会大环境进入封闭的戒毒所,内心落差较大,心理受挫感强,尤其是第一次强制隔离的戒毒人员,他们自责、悔恨、焦虑、紧张等负性情绪较严重,环境适应能力不强。加上戒毒人员长期吸毒,导致思想认知有偏差,主动戒治积极性不高。戒毒所应通过开展以互信、互助、展望、共赢、适应等主题的小组座谈和团体心理辅导,提前进行危机干预,做到防患于未然,一方面帮助戒毒人员适应场所环境及戒治生活,迅速步入正常戒治轨道,另一方面才能确保场所秩序的安全稳定。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