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监狱党建体系现代化构建的思考与探索

时间:2024-04-15信息来源:监狱信息网作者:浙江省长湖监狱 陈世峰

【摘要】党建体系现代化是实现监狱现代化的先行和根本。党建体系现代化的推进是从时间到空间的不断发展,是监狱加快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内生性动力。立足于浙江尽快建成“党建有力、安全稳固、改造高效、执法公正、数智赋能、保障到位”的现代化监狱历史命题下,从基于传统到实现未来的逻辑纬度探索监狱党建体系现代化构建四大路径,写好党建质量“奋进之笔”,强化监狱工作“落地有声”,为奋力谱写现代化监狱篇章提供坚强保障。 

 

【关键词】   党建体系现代化

 

当前,关于“ 现代化”的重要论述主要沿循“目标一过程一内容一特征”四维框架展开, 呈现出作为“目标” 的现代化、作为“ 过程” 的现代化、作为“ 内容”的现代化和作为“ 特征” 的现代化等丰富内容。监狱作为国家机关,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无疑就是国家实现全面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加大党建引领监狱治理工作的研究,以党建引领监狱治理是监狱工作讲政治最根本的体现,也是实现监狱全面现代化、打破监狱发展“孤岛效应”的直接手段。

 

一、探索监狱党建体系现代化基本理念

近年来,浙江监狱围绕“如何走向现代化”这一重大历史命题,深入推进监狱工作理念观念、体制机制、方法手段创新,着力打造适应新形势新要求的目标、工作、政策、评价等新体系,全力推进监狱现代化建设。在准确把握党建在监狱工作总体布局中把方向、统协调、督落实的功能定位下,瞄准党的建设“内在规律,历史使命以及实践理念”三大基础,循着“目标一过程一内容—特征”四维框架,在适应监狱实现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大格局中,探索现代化党建体系构建,党组织核心意识的前瞻化、队伍素质的专业化、活动运行的智能化、后勤保障的实效化、评价激励的科学化,并呈现出党建体系的现代化立体蓝图。

二、党建体系现代化生成路径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要求,强调要“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为加强基层党建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聚焦当前监狱治理实践中,党组织协调监狱机关运行、实现多元主体协同共治、调适监狱与社会关系等以应对治理“盲区”挑战的丰富实践,从实际层面提炼党建引领监狱治理有效运行的制度条件,将监狱各级党组织从宽泛的“监狱与社会关系”及“监狱治理体系”等框架中析出,立体构架新时代党建体系。

(一)组织体系。

党的力量对比来自组织。只有党的各级组织都健全、都过硬,形成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严密组织体系,党的领导才能“如身使臂,如臂使指”。一是配强党支部书记。支部书记是领头雁,是一支队伍的核心。在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支部书记必须具备现代化意识,要跟的上时代要求,在党建工作中具有创新思想,在政治觉悟、素质能力、业务技能上能够树立良好标杆,能主动协调监狱业务工作、队伍管理。以一老一小选配支部书记和副书记,在创新观念和传统思维上交相补充,让整一个组织体系形成“形神兼备、体魄强健、气血贯通”的“生命体”。二是规划支委成分。根据监狱政工、管教、劳动、财务、纪检等职责类别,按需设置支部支委构成,探索支部委员“职责+成员成分”模式,更好地平衡党务与特长、业务与专业之间的关系,促进两者之间的有效融合。规范支委的议事规则,提高支委会会议的权威性。三是创新组织制度。构建科学严密、务实管用的组织制度是党组织保持科学维系的先决条件。组织制度是一个庞大的体例,在监狱螺旋式发展中,每个阶段都体现出特有的组织制度建设重点,承担着与中心工作相适应的历史任务。新时代下,必须构建以遵循党章为根本、以解决问题为导向、以责任落实为关键、以考核评价为保障的党的组织制度,实现党的建设在监狱工作的全覆盖。

(二)运行体系。

党建活动开展是党建外化于形的生动展示,是党组织科学运行的活力体现。在党建中引入标准化理念,通过功能性党组织建设、改善党员民警活动场所、走品牌化党建之路等,党组织就能建得起、立得住,才能有作为。一是创新运行方式。探索建立“理论调研”“文娱社团”“项目攻坚”等功能性党组织,着力破解党组织“建而无用”、流于形式等瓶颈问题,实现党组织横向到边的有效延伸。以“派驻组建、联合组建、挂靠组建”的方式,加大在公安、法院、检察院、学校等区域的党建联盟,构建区域化、全覆盖、开放式的党组织。二是开辟活动场所。以“行业相近、地域相邻、活动便利”的原则,在监狱属地范围固化党建活动场所,可以通过党员“进社区服务”“进场馆解说”“进校企演讲”等方式,强化“立足区域谋事、借助党邻成事”的抱团意识。以“三不三有”,即不改变区域划分、不增加管理层级、不违背意愿,有内在动力、有管理幅度、有发展纽带为原则,在各支部相互之间开展会议议事、组织学习、活动交流等互补共享,有机融合,统筹利用。三是建设活动品牌。监狱党建应打破领域约束、革新建设思路、整合各方资源,以品牌意识、思维建设可程序化、可项目化的特色亮点,推广“一个支部一个品牌”观念,从品牌的名字、LOGO标志、阵地建设、人员配备等方面进行全方位规范,建立品牌机制,以品牌做活动引擎、以活动激发支部活力,让监狱党建走品牌化之路。

(三)考核体系。

评价是对进步的度量,是对卓越的促进。从目标管理纬度出发,建立对党员队伍科学、合理、客观的评价体系,是党建工作提质、增效、升级的重要抓手,是确保党建工作责任制取得实效的重要保障,是党务与监狱业务融合的重要引擎。一是建立群议机制。探索建立由党支部统筹、党群议事会协商、党员志愿者队伍落实的群议机制,通过面向群众的广泛问需、议事代表的集中问计,通过接受群众监督和议事代表评议的公开问责,以及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互动问效,最终解决“群众是否满意”的问题,接受群众的评价。二是闭环考核管理机制。将企业“PDCA循环”引入党建考核工作,通过“P-计划”“D- 执行”“C- 考核”“A-改进”四个环节,在监狱已有的考核评价机制上,梳理党建考核评价实施过程中“制定工作方案—组织党组织书记述职评议—组织满意度测评—组织现场考核—形成初评意见—审定考核评价结果—反馈考核评价意见—报送整改方案—汇报整改完成情况”的九个环节,实现党建考核工作的闭环管理,促进考核体系规范运行。三是搭建评价机制。优化监狱基层党建评价机制,将更多评价主体纳入评价机制,量化“头雁指数、堡垒指数、先锋指数”,使结果更客观。科学设置评价指标,并平衡一致和特色的关系,如对建立有自己特色品牌、具有创新性亮点工作、党建与日常业务有效融合等项目权重占比要多,但评价内容也不能面面俱到,否则将制约党建工作活力和主动性。

(四)保障体系。

在现代化进程中,完善监狱党建保障体系,提升党建和业务工作的保障水平,有利于充分发挥党组织作用,还能够有效解决党建和业务“怎样做得更好”的问题。一是培育高素质党员干部,确保有人办事。监狱队伍构成较为单一,在人才引进中,应科学设置党建专业岗位,招录一批具有专业党务能力的民警,激发工作兴奋点。强化基层党建工作人员教育培训,针对领导班子、党组织成员、骨干、普通党员制定不同的学习内容与计划,在教育方式上可以由单向灌输转为多向交流式,通过实践考察、交流学习等途径,增强队伍综合素质。二是加强资金投入力度,确保有钱办事。由于监狱物资保障来源的单一性,监狱党建在财力、物力上更加捉襟见肘,也影响了基层队伍的工作积极性。在有限的资金下,要牢固树立“钱往基层投”的明确导向,引导社会资金多渠道支持,确保基层党建物质保障更加充分。建立监狱支部党建经费账户,推进党组织活动经费、服务群众专项经费等按期足额拨付到各支部,强化服务群众经费项目化运作,并严格落实“权随责走”“费随事转”。 三是强化纪律监督治理,确保规矩办事。自律是根本,他律是条件。要在监狱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寻找与自身管理制度及文化环境相适应的党内纪律监督机制,优化刚柔并济、德法共治的纪律治理机制,分层建立党员队伍存在的三种不同形态档案:健康、亚健康、病态,对健康党员建立风险防控、对处于亚健康地带的党员要重点强化帮带,对处于病态的党员民警要用好“两劝”机制,构建多维度的监督治理机制,确保队伍安全。

三、构建过程中的从旁掣肘

新形势下,监狱在探索如何加快推进现代化党建体系的实践中,在自身历史根源、现实状态等方面存在的难题制约了党建质量提升的进程。

(一)思想观念故步自封。监狱系统的“固步自封”是与生俱来的。1951年,全省第一次劳改工作会议提出“劳改生产不与民争利、以发展农业为主”、“不得占用良田”的方针,于是,老一辈监狱人就从荒山野岭开拓、在山沟沟里创建,这造就了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队伍。但是,这远离城市的埋头苦干以及工作性质让监狱笼罩着一种“神秘感”,也让我们从祖辈开始,就与社会疏远,思想观念上跟不上时代的潮流。监狱思考,如何与社会积极共治共享共建,与当地保持高效畅连,就要打破思想藩篱,自身揭开“神秘的面纱”,与时俱进。

(二)过程执行因循守旧。党建与业务“两张皮”的现象老生常谈,而事实上,党建与业务如 “车之双轮”,也是“鸟之双翼”。但是,在监狱工作党建中,部分满足于组织“敲锣打鼓”热热闹闹的过场,更有甚者为了“好看”的台账而开展流于形式的党建宣传活动,在具体执行中,缺少用心用力用时的态度,更缺少创新和亮点,没有跳出大墙,更缺少时代味。

(三)作风建设浮而不实。党员作风反映了监狱工作者的精神风貌。个别单位出现腐败问题,间接暴露了监狱党员作风建设方面的问题,如酒驾醉驾、违规接受宴请、妨碍司法公正等,虽然只是个别民警的胡作非为,绝大多数属于流言蜚语,但也不是空穴来风。这是基层民警能力素质不高的体现,是单位的作风建设缺位、失位的体现,更是监狱党建工作实现现代化的重要影响因素。我们要把好入党关,在前端端正入党动机,在中端提高党性修养,在末端锤炼高尚品格,真正建立一支军队忠诚可靠的监狱队伍。

四、结语。

新时代新征程,浙江监狱工作的重大使命,就是主动对照党的二十大决策部署,立足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浙江篇章大场景,加快推进监狱现代化建设,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优越性。以坚持党的领导为“魂”、坚定理想信念为“根”、坚守人民立场为“本”、终身学习为“径”,我们有理由相信,浙江监狱工作将继续擘画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