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音入心,素衣上场

时间:2024-05-10信息来源:监狱信息网作者:河南省豫西监狱民警 杨会娟

这是一个很寻常的下午,我在看许冬林的一篇小文章《深冬月照》,那是一个冬日清晨——雾在,霜在,草坡在,穿过小河,月悬空,人赶路,讨生活。一边摘抄并品味着她们晨起的场景,一边放着埙音,沉郁顿挫的若干苍凉,和雾起烟笼的江堤上的大小人影,很搭,很治愈。

配文是“愿你漂泊万里河山,归来依旧一汪碧泉。愿你阅览千态人间,归来不改眉目清浅。愿你踏破万丈红尘,归来仍是飘飘。”

一声声拨弄心弦,一字字入脑入心。有了若干经历后,更是人淡如菊,追求素简。身着婴儿棉的衬衫,那种软软糯糯,贴肤的温暖让人忘却季节和人间凉寒。耳畔飘过的丝丝弦音,更让人沉浸在这沧桑感、成长值的附加声中。

周末路过西工小衔时,小吃充斥在两边过道上,车多的挤在车道上慢慢挪,人多的涌在行道上渐渐推,我在中间见缝插针,穿梭着,不好停车,恨恨地说,“闲人真多!”女儿反驳辨解说,“妈,这里大多数人都是行政班,平时忙于工作、上课、生活,只有周末偷个闲,出来逛街消谴一下,放松放松,谁像你是倒班,平时能休息?!”

是哩是哩,我应该换位思考,这也是另一种谏言简音。在指挥中心上了十多年是倒班,因为病情凶险不稳定,受照顾到图书室也是轮班,这让我得以避开人海,有忙有闲。与清风明月为伴,与草木小河作邻,也让我沉淀下来,渐渐入禅般,喜欢上棉麻衣服的舒适自然,活在自己的一方天地里。

时不时的在家里放一曲《半山听雨》,在淅淅沥沥声中如在漫步,思絮驰骋,越飘越远,边拖地洗碗,这让琐碎的日子多了些美感,也时常累的时候葛优躺,放一段轻曼抒缓的文字,排解着焦虑和忧心。

如果一天半晌未露面,还有闺蜜的紧急电话,“没事吧?怕你有什么状况了?”有时回家,家门鞋柜上有卤好的肉菜,烙好的饼,还出门接过从铁榭羊肉汤馆捎过来的热腾腾的烧饼,又有朋友带来的异地百香果,熟人多的地方幸福果然多,这种熨贴舒心一点点晕染开来,扩散扩散。

最朴素的情感一定蕴含在文字里,音乐里,行动里,常常淡化了不快,忘记了疾病和忧伤,而互相帮助,抱团取暖已是常态。

姐姐也从老家帮我整理带回涧西家的衣物,用袋子提着抱着,电动车前后装满,像小时候装满麦子的麦垛,压在小小的架子车上,只见麦垛不见人,满满当当的,一趟又一趟,不知疲倦的跑着,奔波着。

她们不让我提重物,总是体谅着我。女儿都总结过,”妈妈,你一直干最想干的事,想逛街购物就去,想朋友闲聊就去,想散步郊游就去,而且上班稳定,除了病不太好,你心也宽。”

生活中常有不合谐的音符,但常思一二,忘了八九。精简不愉快,删除不如意,这也是许久不见的杜姐给我的疏导。我们约在飘着芦苇荡的河边,仍是熟悉的笑容,关怀的配方,为彼此的开心事开心,她外孙诗词大会河南省三等奖,小小年纪不得了,后生可畏;为对方的进步而鼓励,她说你还写文章吧?我说写着哩,这是残存的爱好,我要坚持。

想起几年前我去北京参加政法委长安剑三周年庆典,她兴奋的声音,“为你骄傲!”正是这点点滴滴的温暖,都让我们为正念,为正事而孜孜不倦地努力着。

心里的贪念越来越少,而简音入耳,素衣裹衫,虽然囿于一隅,胸存点墨,当指点江山,思骋飘远。

远方的山海只是寄养,我知道我终会出发,领略壮丽山河,异域大漠,而那里的一滴水,一块石,一阵风,一弯月,会等着我。

我会轻装上阵,挥一挥衣袖,不带走往事;走出去,走向远方,即便是个过客。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