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在警营中,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既是执法者,又是传道授业的“教师”。他们以独特的方式,将法律的威严与教育的温暖相结合,引导那些迷失的灵魂找到回家的路。在武夷山监狱的高墙内,这个特殊的“学校”里,他们用智慧和耐心,书写着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
重塑信心的桥梁
武夷山监狱医院四级高级警长吴声茂是警营中的一名资深医生,曾经担任监狱医院党支部书记、院长,同时他还是一名诲人不倦的老师和长者。在监狱医院工作中,他兢兢业业完成自己分内工作的同时,还不厌其烦地指导年轻医生民警。护士小董刚进监狱医院工作时,就对警察工作充满热情,但面对复杂的监狱医院和罪犯打交道,他时常感到迷茫和无力。在吴声茂的带领下,日复一日,小董在处理一起又一起的罪犯违规过程中,明白许多道理。“在监狱医院,不紧要用好医务知识,还要有很强的罪犯教育改造知识。”吴声茂耐心地教导小董如何在紧张的情况下保持冷静,如何运用医务知识和法律知识综合解决罪犯教育改造中的许多问题……渐渐地,小董成长为一名出色的监狱人民警察,他不仅学会了用医学知识帮助罪犯解决身体上的疑难杂症,还学会了如何在法律的框架内,用智慧和勇气去维护正义。
吴声茂的教诲,就像一座桥梁,帮助许多像小董一样的年轻民警重塑了信心,也明白了作为一名监狱人民警察的责任和使命。
点亮希望的灯塔
在监狱中,有一群特殊的“园丁”——他们是民警心理咨询师。他们负责教育和改造罪犯,努力让他们从内心深处彻底改恶从善,重新做人。七监区三级警长民警杨旗,就是其中的一员。一批又一批新入监的罪犯,在他的教育改造下,以更加健康的心态下队改造。
年轻罪犯陈某,因一时冲动走上了犯罪的道路,入监后,杨旗没有简单地对陈某进行训诫谈话,而是尝试了解他背后的故事。“陈某是有一定才华的年轻人,在社会上,因为缺乏正确的引导而误入歧途。”杨旗了解情况后,决定用自己的经验和知识,去点亮陈某心中的希望。在日复一日的耐心教导下,陈某逐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杨旗鼓励他重拾对生活的信心,渐渐地,陈某改变了自己的行为,开始积极地参与到监狱的教育改造活动中去,甚至成为了其他罪犯学习的榜样。
传承不灭的火炬
在警营中,有一种传承叫做“师带徒”。武夷山监狱七监区一级警长洪仁刚是警营中的一名老兵,他有过从军从警的双重经历,他的经验和智慧是警营宝贵的财富。他总是孜孜不倦地将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传授给年轻的民警。
小范是一个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年轻民警,他渴望成为一名优秀的警察。洪仁刚看到了小范的潜力,不时地将自己的经验和技巧传授给他。他们一起出工,一起巡逻,洪仁刚总是耐心地教导小范如何观察了解罪犯,如何分析解决问题,如何开展个别谈话。
在洪仁刚的指导下,监区内的许多新民警迅速成长,他不仅学会了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监狱人民警察,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如何成为一名有责任感和正义感的人。老民警洪仁刚的教诲,就像一支火炬,照亮了一拨又一拨新民警前进的道路,也传承了警营的精神。
在这所特殊的“学校”里,每一位民警都是一位教师。他们没有桃李满天下,但他们用智慧和汗水点亮了一盏盏心灯,教育和引导身边的人向上向善,这是他们最大的骄傲和快乐。
来源:福建省监狱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