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之际,近日,云南省大理监狱邀请大理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到监管区开展非遗帮教,将苍洱大地流传千年的白族非遗技艺引入高墙,一场指尖上的心灵疗愈正如火如荼开展。
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鹤庆银器锻制技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寸发标到监狱演播中心为全狱罪犯讲授了《非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政治教育课,他结合自身代表作的创造灵感和风雨从艺路,生动讲述自己在党的领导下以信仰坚守传承、用匠心锤炼幸福的故事,引导罪犯深切感念党和国家的关怀,深化“五认同”,厚植民族自豪感。

监管区教育中心同步开设三个体验式非遗课堂,甲马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张瑞龙、大理陶烧制技艺州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董建华、白族扎染技艺州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张翰敏利用课件、实物展示等方式讲授自身技艺的历史、内涵、艺术特色、制作步骤及在白族人民生活中的重要地位,让罪犯深刻理解非遗技艺背后的人生哲理和人民智慧,带领罪犯触摸非遗温度,之后进行实际操作。

甲马教室里,罪犯在墨香萦绕的梨木板前,亲手完成上墨、覆纸、拓印、染色等工序,让融合白族信仰与木雕版画之美的甲马图案跃然纸上,感受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陶艺教室里,传承人捧出本地陶土:“瓦猫镇宅,更守护人心”,一步一步教授罪犯揉捏、塑形、刻画细节等,一块块粗粝的本地陶土在罪犯指尖渐渐蜕变,一只只神态各异的瓦猫诞生之际,创造的喜悦在他们脸上悄然绽放。

扎染课堂上,传承人讲授白色的布匹的扎结、浸染等基本技法。引导罪犯发挥巧思,在扎、缚、缀、夹等多种形式组合后进行染色,完成后拆线、漂洗后,白布在染缸中晕染出独一无二的纹路——这恰似人生,永远蕴藏着无限可能。

此次非遗帮教,四个课堂共同编织了一幅文化浸润心灵、技艺启迪新生的生动画面,是一场独特的精神洗礼和技能启迪。让罪犯感受了社会的关怀与接纳,丰富了服刑罪犯精神文化生活、促进罪犯心灵改造与技能习得,也让他们在制作中磨炼心性、体会匠心传承,感受白族传统非遗技艺的魅力,同时也培养耐心与专注力,感悟劳动与创造的价值,缓解改造压力。传统手艺正以温柔而坚定的力量,为迷途灵魂点亮归航的灯。